法王 達賴拉嘛「修心八偈」講疏 (節錄)

(三)觀察諸行持,心生煩惱時,不利自他故,強行願遮除。

當你在修習這麽一種良好的利他態度時,如果你讓煩惱自由發展,就會産生問題,因爲瞋怒、驕傲等等都是發展利他心理的障礙。因此,你不可以任其滋長,卻 必須依賴它的對治良藥,立刻加以抑制。誠如我前面所說的,瞋怒、驕傲、競爭的心態等等,都是我們真正的敵人。我們的戰場並不在外面,而是裏面。

因爲沒有人不曾對別人發怒過,我們可以憑藉自己的經驗而知道瞋怒不能産生快樂。誰能夠在瞋怒的態度下保持快樂?醫生治療瞋怒的處方是什麽?誰說發怒可 以使你更快樂?因此,我們千萬不要讓這些煩惱有機會生起。雖然沒有人會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如果我們受制於瞋怒的影響,就會動氣到想自殺。

認出了各式各樣的煩惱之後,即使是最微細的煩惱生起時,也不可以這麽認爲:“這可能不會有什麽問題。”因爲它會變得越來越強烈,就好像房子開始燃起小火一樣。西藏有句諺語說:“不要結交‘可能不會有問題’的朋友。”因爲這是危險的事。

一旦你開始生起煩惱時,你就必須想起相反的品質,利用理性産生相反的態度。譬如,當你開始生起欲望時,就要做不淨觀,或在你的心中做身觀想或受觀想。 當你發脾氣時,就要培養愛心;當你生起驕傲時,就要想起十二因緣或各種緣起法。對治這些心態的基本藥方是空性智慧,將於最後一偈討論。

在煩惱生起的當下,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對症下藥,在它增強之前完全加以克制。不過,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至少要把你的心從煩惱移開——出外散散步,或觀出入息。

生起煩惱又有什麽不好呢?心一旦受到煩惱的影響時,你不僅在當下就會覺得渾身不舒服,還會招來身和口的惡業,將來必會産生痛苦。譬如,瞋怒會使語言粗暴,最後變成暴力的行爲,使別人受到傷害。這些行動會在心中産生先入爲主的觀念,將來就會産生痛苦。

因此有一句話說:“如果你知道過去你做了些什麽,看看你現在的身體就知道;如果你想你會發生什麽事,看看你現在你的心在做什麽就知道。”佛教的業報理 論認爲,我們目前的正報和依報,都是過去的業所形成;我們未來的苦樂則掌握在我們當下的手中。因爲我們只要樂不要苦,因爲善業會生樂而惡業會生苦,我們必 須諸惡莫作,衆善奉行。雖然你不可能在幾天之內就完全止惡行善,但你必須慢慢習慣于止惡行善,把修行推到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