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登諾布仁波切教言: ~節錄自圖登諾
圖登諾布仁波切教言:
~節錄自圖登諾布仁波切的
《這樣做你也可以灑脫自在‧佛子行三十七頌筆記》~
佛子行三十七頌(11) 大士道
——依空悲雙運而修持,自輪涅二邊中解脫
無論是小士道怖畏三惡趣苦希求人天善果,
或是中士道怖畏六道苦追求自己從輪迴中解脫,
其心態、行為都是為了謀求個人的私慾。
大士道則是把一切謀求自利的心態
和行為都視為過患,心生厭離,
完全不顧自己的利益,
一心只想到令一切眾生遠離苦因及苦果,
獲證遠離輪涅二邊最究竟的佛果,
這就是大士道的發心。
一、發殊勝菩提心
無始以來慈我者 諸母若苦我何樂
是故為度諸有情 發菩提心佛子行
頌詞中說:從無始以來到現在,
一直以慈愛養育我,
重視我勝過自己的生命,
對我具有大恩的普天無際的如母眾生。
這些如母有情恆時感受輪迴的痛苦,
尤其是惡趣無邊難忍的痛苦。
身為一個修行人,
我們怎能坐視他們的痛苦於不顧,
僅僅為了自己一個人的利益,
而希求善趣的安樂,
或希求聲聞、緣覺、阿羅漢果位的解脫。
一切如母眾生都在痛苦中,
只有我獨自一人獲得解脫,
對我而言又有什麼值得高興的呢?
不能令天下無量無邊如母的眾生離苦得樂,
僅僅希求自身的安樂,
將成為大士們恥笑的對象。
所以為了普度天下所有的眾生,
都能獲得正等覺佛果的緣故,
過去諸佛菩薩如何為眾生髮心,
我也如是為眾生髮起菩提心。
這是佛子菩薩為普度眾生所應該實踐的。
菩提心是一切大乘佛法的基礎,
無論是脩大乘的顯宗或密宗,都必須修菩提心。
阿底峽尊者曾說:
大乘與小乘的主要差別,在於是否發了菩提心。
大乘和小乘,在見解、行為、修法和果位上面,
當然都有很多的不同,
不過,最主要的差別就在於是否發起菩提心。
菩提心是辨別大乘法的首要條件,
在《入行論》中也提到:
「若生起一念菩提心,
當下一剎那即成為一切如來的心子,
為人天等的應供處。」
以菩提心攝持的布施,
即使是給傍生,比如拿一根骨頭餵流浪狗,
也成為菩薩行;如果不以菩提心攝持,
則即使拿出百萬千萬來救災,
仍僅僅只是一般的布施,而不屬於菩薩行。
這個時代有很多人投身慈善事業作志工,
如果是一個發了菩提心的人,
則所做的一切都成為菩薩行;
如果沒有菩提心的觀念,
則所做的一切僅僅是助人的善行而已,
談不上是菩薩行,其果報當然是善的,
然而是有限的善果,如同巴蕉樹一般,
其果實成熟一次就沒有了。
但是為菩提心所攝持的善行,
其果報則如同如意樹一般,無窮無盡。
所以,我們一再強調:
一切修行的重點,
一定要放在菩提心的修法上。
其他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都是一樣的,
凡是以菩提心攝持的,都成為菩薩行。
什麼是菩提心呢?
彌勒菩薩在《現觀莊嚴論》中提到:
「發心乃為利他故,欲求正等覺菩提。」
這就是菩提心的本體,
其中包含了兩個條件:
第一個條件,以悲心緣有情,
願一切眾生遠離苦因及苦果;
第二個條件,以智慧緣正等覺菩提,
願一切眾生證得圓滿佛果。
若只想到『為利益一切眾生』,
而沒有想到要把一切眾生安置於佛的果位,
那就是一般相似的悲心;
若只想到『要證得圓滿佛果』,
而沒有想到『為利益一切眾生』,
那就是一般相似的慈心。
所以,這兩個條件都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