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登諾布仁波切教言:
~節錄自圖登諾布仁波切的
《這樣做你也可以灑脫自在‧佛子行三十七頌筆記》~
佛子行三十七頌(7)修道順緣——依止善知識
依止何者罪過滅功德增如上弦月

勝善知識及自身愛彼勝己佛子行

《博朵瓦語錄》中提到:
「總攝一切教授的首要,就是不捨離善知識。」
為什麼呢?
因為,下至發起一分功德,減少一分過失,
一切善樂的根本來源就是善知識。

頌詞中說:
依止善知識能令自己心
相續的貪、嗔、癡等三毒煩惱逐漸地消失,
戒定慧等一切功德如上弦月般逐漸增長,
最後究竟圓滿。
如此殊勝的善知識、善友,
與自身相較之下,
珍愛他們的生命猶勝於珍愛自己的生命,
這就是佛子菩薩眾所應該實行的。

以共同的角度來說,
上師與我們有緣,
所以灌頂的時候透過上師,
獲得任何一尊佛菩薩的加持,也必須透過上師。

諸佛菩薩的加持如同陽光,
我們心的相續如同艾絨,
上師就如同火晶( 放大鏡) 。
陽光直接照在艾絨上無法生火,
必須透過火晶,才能將艾絨引燃。
所以,十方諸佛菩薩的加持的來源也是上師。

《集經》中提到:
「善弟子,應當對上師具有恭敬心,
恆時依止智者上師,
為什麼呢?
因為智者的功德皆從他的身上而生。」
以大乘顯宗的角度而言,
依止上師時,必須視上師為登地以上的菩薩,
這是最起碼的要求;
密宗裡面,透過五種方法抉擇上師即是佛,
而且是法身佛。
總之,我們所有的功德皆來自上師;
也就是說,一切世出世間功德的泉源就是上師。

第五世達賴喇嘛說:
我了知:上師所作的一切都是善的,
上師一切的吩咐、教導我都如實成辦,
上師的所作所為無一不如法,
上師就是心想事成利樂的根本。
如同上面所說的,三界之中,
除了上師以外再也沒有其他的引導者,
這一點首先要確定。
上師的一切教導如實來成辦,
這就是無上的福田,
像常啼菩薩、那諾巴尊者,
以及密勒日巴尊者等等,
他們如何依止善知識,我們也盡量向他們學習。

以上以種種理證、事證說明了依止上師的重要性,
接下來就要談談應該如何正確地依止上師。
這是關鍵中的關鍵。

在依止之前,首先要了解簡擇上師的標準。
實際上,善知識應具備的德相,
無論在小乘、大乘、金剛乘中的哪一乘,
都有其各自的標準。
但歸納而言,
最起碼必須具有無造作的世俗菩提心,
並且或多或少具有出世間的智慧。

一個具有菩提心的上師,
就算沒有其他的功德,
至少不會傷害我們,同時一定能夠利益我們。
《現觀莊嚴論》裡提到:
「佛可以對具有菩提心的菩薩頂禮。」
為什麼呢?
因為諸佛成正等正覺的因就是菩提心,
所以即使是佛也向具有菩提心的菩薩頂禮。

因此,依止一位具有菩提心的上師,
即使他不善於說法也沒有關係,
因為成就端賴上師的加持力和自己的信心。
具有菩提心的上師,他的加持力與諸佛相同,
凡是與他結緣的眾生都能蒙受利益,
若結下一個善緣,可以令即身成佛;
就算結下一個惡緣,也能令輪迴有盡。

所以說,
觀察上師的要點可以總攝於具不具有菩提心,
沒有任何一部經典中提到以
『神通』作為觀察上師的條件。
如果不具足菩提心,
就是有神通、能夠高空飛行也沒有用。

簡擇後,應當如何依止上師呢?

在諸多經續論典中都宣說,
將上師觀為真佛有許多殊勝的利益。
很多大成就者也都說,若能觀上師為佛,
則功德未生者會生起,已生者會增長,
能即生迅速成佛。
所以,觀根本上師為真佛,
是一切修法中最關要的。

我們應當視上師如佛,
同時要了知上師對自己的恩德勝過一切佛。
就功德方面來說,上師與諸佛沒有差別。
但就恩德方面來說,上師教導我們如何取捨,
關閉了三惡趣之門,為我們開啟了善趣之門,
同時令我們發起無上菩提心,
在相續種下了一切智的種子,
所以對於自己而言,上師的恩德勝過諸佛。
因此,我們應當隨時隨地以三種信心精勤依止上師。

至於應當如何正確地依止善知識,
在《華嚴經》中提到以九種心依止,各位可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