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登諾布仁波切教言: ~節錄自圖登諾布
圖登諾布仁波切教言:
~節錄自圖登諾布仁波切的
《這樣做你也可以灑脫自在‧佛子行三十七頌筆記》~
佛子行三十七頌(10) 中士道
——不欲世間安樂而求解脫
三界樂如草頭露 一瞬剎那毀滅法
恆時不變解脫果 追求其為佛子行
前面小士道是怖畏三惡趣的痛苦
而希求人天善趣的果報,
而中士道進一步發現連
三善道也沒有一處是安樂的,
六道的自性猶如火坑、羅剎洲,
所以他們追求自己從六道輪迴中解脫出來,
達到聲聞緣覺寂滅的果位。
頌詞中說:
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界六道當中,
比較能夠感受到快樂的就是三善趣
——人道、天道、阿修羅。
然而三界中的快樂都是有漏的善業招感的,
都是有為法。
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的、靠不住的,
所以有如草尖的露水一般,
一剎那就會毀滅的,所以不應貪著欲求。
永遠不會改變的就是——解脫果,
也就是正等正覺佛的果位。
所以追求解脫,這就是佛子菩薩所應該實踐的。
《入行論》中說:
「如果沒有痛苦,則不會有出離。」
如《入行論》中所說,
我們要了知世間一切都是痛苦,
並生起出離心,如果不能這樣的話,
則無法生起盡除痛苦、希求解脫的心。
所以,即使是三善道的安樂也不應貪著欲求,
如果貪戀不捨,則永遠無法超越世間的範圍。
《攝功德寶》中也說:
「對三界還有一念貪著的,就恆常在三界中流轉。」
在下士的時候,我們要思維三惡趣的過患,
然而僅僅思維惡趣的過患還不夠,
一定要了解世間一切都像燃燒熾盛的火宅一般。
所以,這裡進一步思維三善趣的痛苦。
我們如果能夠體會到:
三界只有痛苦,沒有真正的快樂,
則希求解脫的心自然而然生起,
依止這樣的心來獲得涅槃。
三善趣苦:
(1) 人趣的痛苦
在人趣中除了有三根本大苦之外,
還有生老病死四大瀑流及怨憎會苦、
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不欲臨苦等八苦。
阿修羅的痛苦
本來阿修羅的財富受用可媲美天人,
但是由於往昔的嫉妒、好鬥的不善業,
感得阿修羅的身相。
由於嫉妒、好鬥的習氣,
使得它們不停的與天人打仗,
即使在自己的領域裡,也是不停地鬥爭,
唯以戰爭度日。
時時感受嫉妒、鬥爭的痛苦。
天人的痛苦
本來欲界天人活著的時候快樂幸福、受用圓滿,
但是一直在散亂放逸中度日,
所以無法生起要修行正法的意念。
壽命雖然長達數劫,但在他們的感覺中,
只是剎那顯現也就沒有了,
散亂迷茫中壽命已盡,接近死亡。
當五衰相現起時,他們自己也知道將要死亡,
感受即將死亡及墮落的痛苦。
上面的色界、無色界雖然沒有這麼明顯的痛苦,
但是他們在色界、無色界長劫安住,
不知修持正法,所以當引生天道的善業窮儘後,
有如從夢中醒過來一般,隨即墮落下趣,
也感受極大的痛苦。
如此思維以後,
確定整個六道輪迴中沒有一處是安樂的,
沒有一處是值得貪戀的,
由此引發對整個輪迴的厭煩心,
而生起要尋求出路的心,
為此一定要思維解脫的功德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