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不急進的溫情

聖嚴法師曾說過,出離心和菩提心是一體兩面;當「出離自我中心」的心提昇到菩提心的高度時,即是「自利利他的願心」真正發起時,慢慢地才會從有條件的愛,進入無條件的愛。

在人我互動中看見自己,是「自我肯定」的開始,練習把心的視角聚焦在自己身上,持續觀照,接著就會進入「自我成長」的階段。不過,當人愈來愈清淨時有一個陷阱,容易進入一個與自己疏離而掉入虛無的狀態;那樣的出離,其實是為了要和過去的欲望或防衛保持一個距離,因此並未看見或全然接納自己。

當事人會想要遠離人群、想要獨處,遇到複雜的人、事、物,會覺得煩躁。我們應該進一步檢視:主導這種出離狀態的動機,其實是人類原始欲望的「逃避」,而非「覺悟」。

慈悲立基於「無我」,但無我很難做到。開始「消融自我」,慈悲才有機會顯露。如果人類社會價值建立在純粹的需要上,那麼不論是生理或心理需求,都會造成衝突、混亂、痛苦;從互相利用、互相滿足出發的社會,即是權力鬥爭的溫床。有助人的榮譽感,便須反觀內心潛伏的恐懼、缺欠感、占有欲……才能洞見、釋放「自他平等」的關懷與創造力。

創巴仁波切在《突破修道上的唯物》中指出:禪修的經驗裡,自有某種不急進的意識,這也是法(Dharma)的定義——「寂靜」。如果有熱衷之事,就是貪欲;沒有需要滿足之欲,就沒有急進。悲心是禪修的實質,是不急進的溫情。由於不趕工,身心便能放鬆;由於放鬆,所有思想、情緒、舉心動念……都回歸在「與自己友好」的核心,悲心自發、自長、自起,無須費力。

◇資料來源:《交心》,《突破修道上的唯物》
http://www.ddc.com.tw/314market.asp



◎ 延伸閱讀:【平常心】——生活中的菩提

齊白石曾經對學生說:「你學我的話,會有所成就;你若模仿我,就只是像我而已。」齊老的兒子們所畫的畫都像他,有些學生則領悟出老師的精神、內涵,所以藝術成就更高。如果我們模仿禪師,就只是禪師的影子而已!因此,「活」的禪法,需要依循老師的方法指導,並融入自己的實踐與體會。

禪修,是向內觀照;當心達到某種程度的專注與穩定,便能由粗而細地覺察、剖析心識活動,讓心念產生淨化作用,進而在定中觀無常、觀無我、觀緣起。

沒有開悟之前,大家都是平常人;開悟之後,也還是平常人。佛陀的生活是順其自然的,他每天出去托缽,也不一定有人供養食物,所以餓肚子是極平常的事。那麼開悟與否,到底有什麼不同?差別在於心靈品質——開悟者的心解脫了,能從所有的束縛、苦惱中超脫。而我們不得解脫的原因,其實是自己綁住了自己!

平常心的應用,並不是以日常生活的種種行為、起心動念,做為修行的工夫,而是把修行工夫平常化,在一切時、一切處,皆與修道生活相應。但人的心往往因為過於活躍,不易安住下來,於是對修行法門就喜新好奇,造成修道上的障礙。

原始佛教與大乘佛教都以「解脫」為修行的終極目標。原始佛教的聲聞行者,比較注重個人的生死解脫;大乘佛教的解脫範圍,則推及到廣大的眾生。然而,即使行持菩薩道,也只能創造更多的學習因緣、共修因緣,並不能代眾生解脫。能夠息滅煩惱的——唯有自己。

◇資料來源:《禪修指要》,《心的鍛鍊》,《爾然小品》
http://www.ddc.com.tw/event/2012/06/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