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2013/5/2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佛教中的各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佛教中的各個教派,都只是名義上的區分,在本質上並沒有任何差別,都是根據不同根器的弟子,而傳授各種不同的契應弟子的修持方式。
有的人總是執著自己的宗教及傳承上師。比如你是噶舉派,如果你只去向噶舉派傳承上師及僧眾頂禮懺悔,而忽視與毀謗其它的教派的話,那麼,最終你只會自己遭受到苦難,罪業自然會慢慢地增加,果報也是得自己承受。
我們要皈依佛法僧,皈依諸佛菩薩總集的上師。皈依十方三界一切諸佛,將十方三界一切諸佛視為自己的對境而去恭敬頂禮並皈依。如此才是真實的皈依。否則你作有分別的皈依,只皈依少數的佛,那麼你所得的功德也是少許的。而且如果你只承認並供養少數的佛、法、僧,如此你將會有背棄佛、法、僧的過失。因此一定要沒有任何分別的去恭敬與皈依一切佛法僧。
有的人會說,修智慧一定要去修文殊菩薩;積累財富要去修財神。羅千仁欽榮波大師曾建有五方佛的經堂,然後他會先後進入每個佛堂依次修持五方佛。阿底峽尊者就告訴他,雖然你這樣修非常地好不會有混淆,但是你還是不懂得應該將所有的法融為一體的去觀修。總是以一種區分的方式去觀修本尊,覺得若要修智慧時,觀世音菩薩就沒有任何的利益,必須迎請文殊菩薩;想要修財富時,其他本尊就沒有任何用處了,必須得修財寶天王。如果以這種方式去思惟的話,你就是以一種私心、分別念去修持。如此一來,在你的思維之中就會出現奇怪的想法:這些佛菩薩會有區別,祂們之間會有爭執,祂們的功德會有大小。雖然在勝義諦時,所有的佛菩薩本尊並沒有任何的區別,但是如果你不懂得修持,那麼你就會去分別他們之間功德的大小和加持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