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缺的不是上師的電話號碼 缺的是信心和
我們缺的不是上師的電話號碼 缺的是信心和祈禱
上師不是保姆,不是父親,不是母親,上師出世的目的是以佛法引領弟子步入解脫途,弟子通過聞思修佛法而使自己具備取捨的能力,令相續漸漸成熟。
上師不是拐杖,不是打卦算卜者,不是用於世間種種目的的工具。
如果我們果然找到了一位能親近的上師,我們是把他當作老師?父親?親密的友人?情緒垃圾桶?
如果這位上師每次和顏悅色,耐心講解,我們會感激涕零,如果上師不耐煩,呵斥我們(上師會對弟子顯現憤怒相,不歡喜相),我們是否會發現原來上師和我們一模一樣?
如果上師缺乏名利,弟子較少,我們是否會仰慕其他聲名赫赫高貴神奇的上師?
我的上師在哪裡?我們缺的不是上師的電話號碼,缺的是信心和祈禱!怎麼才算被上師攝受?對上師的正確感覺是什麼?
我們初入佛門一無所知,來一個仁波切去見一個仁波切,從發心、動機和認識上,都處於愚昧懵懂的狀態。
有的人希望生命出現奇蹟,因為這位新出現的偉大仁波切,他的灌頂,加持令他的煩惱、疾病忽然消失,財源滾滾,家庭生活忽然改觀,智慧如泉而涌。
不知道業因果的道理,不知道自己的業是什麼。實際上,只要看看現在,就可以推出過去,推出未來。「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沒有任何一位佛陀能夠用手把你的罪業洗去。
有的人一直尋找自己的根本上師,見到每一位仁波切都觀察自己之前有無夢境,之中有無瑞兆,自己是否涕淚肆流,汗毛直豎,仁波切對自己是否有特殊的關懷,後來是否入夢點撥。如果有,則這位仁波切和自己有特殊因緣,是自己的根本上師。
以自身有漏五蘊之覺受來判斷一位從未給傳過法的仁波切是不是你的根本上師,而把一直為你傳法的上師視如草芥,不知道世間最大的恩德無過於法恩。
大恩上師仁波切(索達吉堪布)曾說,有的人把一個從未給他傳過法的上師,甚至從未見過的上師視為自己的根本上師,而每天給他傳法的上師不當作上師。
益西堪布曾說,有的人到處想尋找根本上師,不把每天給他傳法的真正的根本上師當作上師,造下無量罪業。
雖然在一位上師仁波切座下長期聽法,有的人對佛法依然是法盲。相續中的出離心、大悲心、菩提心、空性見鮮少,對上師的分別、邪見卻時時湧現。這是他業力深重福德淺薄的表現。
但這個人卻認為這是因為這位傳法的仁波切與自己無緣,不相投契,自己緣在他處。在他此生中鮮有的聞法機會現前時,他相續所得之利益與其他道友相比,甚為希少。因業力覆心,他踐踏了自己多生累世積累的善根資糧,使他的解脫之途久久蹉跎。
當我們已經依止一位具相的上師時,我們已無須尋找任何一位名聲赫赫的偉大仁波切。我們唯一需要做的只是將這位上師所傳的佛陀之法再再串習,融入於心。
我們是否修過這位仁波切所傳的菩提心?修習了多久?
我們是否修過這位仁波切所傳的人無我法無我正見?是否曾經思維?再再思維?觀修?修習了多久?
我們是否每天行走時,將這位仁波切觀於右上方?安坐時觀於前方頭頂?飲食時觀於喉間?
在我們聽聞大乘最為殊勝的法後,我們相續中依然空空如也,被業風吹盪,四處向外尋找,尋找一位又一位仁波切,無論那位仁波切有多偉大,他能夠給予你的也只是這位仁波切克服一切違緣障礙、已經給予您和正在給予您的。
當我們把佛法變成了旅行,朝聖,結緣,灌頂,我們不知道當我們來到一位偉大的仁波切的蓮足下,我們顯得多麼的愚蠢。我們的愚昧、往昔的業力、今世的重重違緣、對法的無知、對依止上師的無知,都顯露在這位仁波切的眼前。
幾年前,一位喇榮的出家道友去朝見阿秋喇嘛,阿秋喇嘛說:「滾!滾!你們不去依止法王如意寶,到這裡來做什麼?」
一些道友去朝見青藏高原著名的上師,上師對他們說,你們不要跑來跑去,好好依止你們的索達吉堪布。他是一位真正的仁波切。
不用上師所傳的佛陀教言修心,向外尋求之人永遠生活在了不可得的夢中。
經常改變自己的行為,改變修法,改換上師,這些都是心裡空空如也,對佛法一無所知的表現。
既然不了知我們最後需要依靠妙法解脫,勢必希望通過依止新的上師獲得利益。
亞青一位仁波切曾經說過這樣的話,你們過去都得到過大圓滿法,之所以生到漢地,是因為你們依止上師的過程中,對上師生分別,生邪見。
另一位仁波切說過類似的話:你們之所以還沒有解脫,因為你們過去世在依止上師時,中途離開上師,捨棄上師。
一位著名的空行母對幾位覲見她的漢人呵斥:「你們漢人,分別心最重,跑來跑去,一會依止這個,一會依止那個,沒有信心,就會生分別。」
上師索達吉堪布仁波切最近說:「有的人,今天依止這個,明天依止那個,如果他對那個上師真的有信心也很隨喜,但可能,只不過是喜新厭舊吧,沒有過兩天就生分別。」
我們在「因緣」的慫恿下,做的可能是眾多善知識呵斥的事,暴露的只是自己的愚痴。
上師以何方式來攝受我們?
上師為你傳法,就是上師已經攝受了你。不需要儀式。
上師曾說:「有的人在上師座下聽法,卻說,不知道自己的上師是誰?上師給你傳法,就是你的上師,你就是上師的弟子。」
在講解《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第五品「依止善知識」時,上師說:
「有幾個根本上師是不矛盾的,所有的根本上師都是佛陀的化身,一個佛陀顯現很多的上師本尊,不矛盾,很多人認為這個是我的根本上師,那個不是我的根本上師,把得到很多法很多灌頂的上師捨棄,根本上師令你的心相續成熟,比如一個根本上師幻化一百個人,你說這個人是我的根本上師,其他不是,是不合理的。」
「很多人取捨佛陀,取捨本尊,取捨上師,造下很多罪業。所有上師無二無別,本尊也無二無別,佛陀也無二無別,初學者把釋迦牟尼當作本尊比較保險。」
「你這樣的狹隘的意識中容納不了佛法的廣大。緣起上,你可以有根本上師,有本尊,但不是和其他上師其他本尊其他佛不同,你把佛當凡夫人的相續,凡夫人,你不是我,我不是你,而法界中諸佛是一體。」
「所有寂靜本尊憤怒本尊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化身,圓融無礙的觀修方法極為重要。」
為什麼上師經常批評我們?
您的問題是大多數人面臨的問題,是很大的問題。很多經續論典都宣說了依止善知識的重要性,這裡,尤想引用上師的一些教言,對於對上師有信心的人來說,它們尤其珍貴,是不共竅訣。
全知無垢光尊者的《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引用了大量的經續的教證。其中《密勒請問經》說:「彌勒,當知諸聲聞,緣覺及無上佛陀之解脫,智慧皆來自依止善知識;彌勒,當知眾生之一切利樂皆緣自自之善根,彼亦來自善知識。」
上師在講解這段內容時說:「有些人說依靠善知識才能得解脫道是藏傳佛教的說法,這是不合理的,這是漢傳佛教《華嚴經》的觀點,依止善知識才知道什麼是福德和非福德資糧……不依止善知識,不能令你的善根成熟而漸漸獲得佛果。如不依師,你的善根因你的習氣不一定能成熟,成就佛果。」
「你坐在上師邊上,看上去對上師沒什麼幫助,但你要走時,上師看上去很不高興,上師認為你很可憐的,思想行為都不成熟,這樣跑出去對你一點利益也沒有,不懂依止上師,自己修法有很多的違緣,依止上師,才有從輪迴中解脫的機會。」
「一個人不依止上師想修習成就,無始以來你一個人那麼久了,怎麼沒成就?你過去就長期依止上師依教奉行,則早已今非昔比。」
「長期依止善知識,清凈觀自然而然產生,慈悲菩提心在自己相續中生起,有沒有竅訣?就是依止善知識,如棄離善知識,自己的弘法利生事業不一定廣大。」
「有些人名聲很大,所傳的佛法與佛教背道而馳,沒有依止善知識的緣故。我們的修行,戒律智慧還未成熟,離開善知識,前途肯定是迷茫的。依止善知識的心要堅定,沒有上師佛法的約束,你身體上是會自由些,放鬆些,愚笨的居士還是會供養你,想得到佛果,還是要依止善知識。」
善知識如此重要,我們怎麼能知道我們要依止的善知識能夠指引我們走上解脫道?
上師說:「濟群法師問我,你們藏地上師有沒有資格方面的規定?肯定是有的,續部里說得非常多,藏傳佛教每一個前行的引導里善知識的法相都說得很清楚。
藏傳佛教中不敢說所有的,大多數情況下不了解不熟悉的人兩三年中不敢去聽法,如果說我們學院來了一位沒人知道的據說非常著名的大德要舉行灌頂,女眾這裡打好的基礎是怎樣我不知道,男眾這裡百分之九十以上不會去的,要打聽打聽,觀察一兩年以上才去聽。」
《法海集》云:「一個人依師之前,必須經過長時間的觀察,花費多年的時間,才能確定他是否具備足夠資格,我不認為這樣做是浪費時間。對上師的認識愈清楚,他對我們就愈加珍貴。」
如何觀察?依靠經續論典中宣說的善知識的法相。《華嚴經》云:「何為善知識,為引導一切有情,故見無有不同;超越世間故與眾皆不同,所作所為具義故饒益無量有情。」
大恩上師解釋說:「世間人說為什麼法王和阿秋喇嘛都在生病?這種說法極為愚痴,生病不是煩惱,上師會示現我和我執等,說話,坐車,有人認為和我沒有差別,但你搞錯了,他的行為境界和你有很大差別,你看不見的地方,有很大的差別,相同的一點是隨順世間,如不象一般人那樣,沒辦法度化,他如果沒有特殊的地方,沒有密意,他也就不是上師……上師在做什麼,想什麼,我們是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