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斷除對來生的貪著 果碩仁波切講
如何斷除對來生的貪著
果碩仁波切講授
聖道三要的內涵為出離心、菩提心與空性正見慧,其中出離心的修持,可分為斷除對此生的貪著與斷除對來生(輪迴)的貪著。吾人由於累世所串習的習氣,總是認為若不去追求財富受用,如何能衣食無虞地活在世上;然而,此種觀念是謬誤與似是而非的。
因為對此生的貪著,而竭盡心力追求名利,雖費盡心思努力追求,卻不一定皆能如願,並且於追求的過程中,由於貪、瞋、癡煩惱習氣的影響,而衍生巨大的痛苦,從而造作了深重的惡業,導致吾人不斷於輪迴中流轉,乃至墮入三惡道之中,承受著難以忍受的苦楚。反之,若能捨棄對此生的貪著,行者除能獲得此生的圓滿之外,尚能使來世得以往生人天善趣,而免於墮入三惡道之中。因此,對此生的貪著乃是造成吾人無法獲致安樂,且須承受無量痛苦的重要原因。噶當派祖師曾開示道:「吾人於輪迴中所承受的各種痛苦,均肇因於對此生的貪著;唯有停止繼續造作惡因,方能免於承受痛苦的結果。」然而,世人卻常反其道而行,儘管畏懼惡業的果報,卻不斷造作與積集惡因,並且除了自己親作之外,尚教唆他人去作與見作隨喜。如此顛倒的觀念與行為,如何能免於承受惡業的苦果。是故,唯有斷除對此生的貪著,避免繼續造作惡因,方能令痛苦止息。
對此生的強烈貪著,易使自心經常處於不安與混亂的狀態。由於都對此生的貪著,希求此生的財富受用皆能圓滿;因此,當財富受用因惡緣而衰損時,當遭遇橫逆與災厄時,當自己所擁有的種種圓滿有所缺陷時,內心隨即陷入不安、混亂與恐懼之中,害怕失去目前所擁有的一切。世間的一切事物既然均為因緣和合而成,即離不開成、住、壞、空的變化過程;是故,行者應捨棄對此生的貪著。由於捨棄對此生的貪著,行者反而能成辦此生的幸福,來世得以往生人天善趣,乃至解脫成佛的大門,亦因此而敞開。
捨棄對此生的貪著並非須將工作辭去、將財富散盡、過著孤苦無依的日子;而是須將貪求與執著此生榮華富貴的心,予以斷除。當吾人以強烈貪著的心念去追求榮華富貴時,往往不能如願,甚至適得其反;例如,當吾人竭盡心力欲獲得美好的名聲時,卻反而形成自己獲得美好名聲的障礙;反之,若能捨棄對名聲的貪著,卻能獲得他人誠摯的讚歎。因此,捨棄對此生的貪著,非但不會造成此生的不幸與苦難,反而能成辦此生乃至來世的幸福與安樂。
如同將濕軟的皮革披在身上,最初會生起舒服的覺受,但當皮革逐漸乾燥變硬,緊黏著皮膚時,卻令人覺得極為不適,而須借助刀子將皮革卸下。吾人起初受用世間的榮華富貴時,會有短暫的安樂產生;然而當短暫的安樂消失,隨之而來的卻是種種的痛苦,此時唯有倚仗智慧的寶劍,辨別諸法的正確與否?將無益之事徹底斬斷,方能從痛苦中解脫。
行者可曾思惟:是誰令我們此生承受著巨大的苦楚?是誰令我們墮入三惡道?是誰令我們受到鄙視?所有的答案均指向自己。由於對此生的貪著,令我們造作諸如殺生、偷盜…種種惡行,甚至弒害對自己具足大恩的雙親,將具足恩德的師長當成僕役一般使喚,如此種種深重的罪業,皆由於對此生的貪著而造作。職是之故,使自己遭致侮辱,將自己繫縛於無邊的痛苦之中,此等行為實是愚不可及!因此,行者必須斷除對此生的貪著。
人天導師釋迦牟尼佛貴為一國的王子,擁有無量的財寶、權勢、宮殿、妃眷、臣子與軍民,然而佛陀卻對之心生厭離,毅然捨棄對此生的貪著,出家修持苦行,最後,證得正等正覺的圓滿佛果。所傳授的教法,度化了成千成萬的菩薩與阿羅漢,證得須陀洹、斯陀洹、阿那含果的四眾弟子不可勝數,且擁有世間與出世間一切最美好的名聲,佛陀證得聖位的弟子之中,部分亦是來自於王族,由於斷除對此生的貪著而證得聖位。以此為例,可說明斷除對此生的貪著,非但不會遭致痛苦與不幸,且能成辦世間與出世間一切圓滿與善好的結果。
世人多汲汲營營於追求此生的安樂,然而或無法如願,或僥倖得以享受數年的安樂,但卻因此而造作深重的惡業,導致此生須承受種種痛苦。臨終時,亦受此惡業所牽引而墮入三惡道之中,承受更為巨大與可怖的痛苦,與當初追求安樂的目的有天壤之別。是故,行者欲從無止盡的輪迴苦海中獲致解脫,應當思惟其關鍵在於捨棄對此生的貪著,藉由不斷的思惟與串習(修道)將心續中的貪、瞋、癡煩惱斷除,方能免於繼續於輪迴中流轉不止,從而獲致解脫乃至成佛。
修持任何教法,皆須以皈依與發心為基礎。皈依三寶為一切修行的基礎,藉由三寶不可思議的功德,令自己發起與增長廣大的菩提心,此為皈依發心的意義。是故,修持任何教法之前,應先觀想皈依境,主尊為釋迦牟尼佛,左側有文殊菩薩與甚深見派的傳承祖師,右側有彌勒菩薩與廣大行派的傳承祖師,周圍復有無數的諸佛菩薩、羅漢聖眾與空行護法所圍繞,本師 釋迦牟尼佛為佛法僧三寶與上師、本尊、諸佛菩薩、空行護法的總集。其後,對資糧田諸尊作禮敬、供養、懺悔、隨喜、請轉法輪、請佛住世、迴向等七支供養,供養畢,作虔敬的祈請,觀想自身周圍有無量的眾生圍繞,無數的眾生皆如同自己過去生的母親一般,此刻正承受著巨大的苦楚,且心續中未能生起任何道次第的證量,行者祈請釋迦牟尼佛放出無數的五色光與甘露,進入自身與有情眾生的頂門,淨除有情眾生一切的煩惱業障與所有生起道次第證量的障礙,從而於心續中生起如理依止善知識、出離心、菩提心與空性正見慧的證量。以此積資淨罪的修持為前行,其後,進入正行的修持。
對於聖道三要乃至佛陀所開示的任何教法,行者切不可僅將其視為佛學知識,認為只須了解其義理即已足夠,而不思努力修持與串習,使心續中能生起各種道次第的證量;如此,不但沒有任何利益,反而形成種種的障礙。如同獵人所設下的陷阱,若未能將獵物一舉成擒,則下次獵物再遇到此陷阱,已經知道須避開陷阱以免為獵人所擒獲,欲再捕捉此獵物已不可能。
於「暇滿難得壽不留」偈頌中,觀修暇滿難得為觀修死無常的前行,觀修壽不留則為觀修死無常的正行。行者無論修誦任何法門,必須於內心生起覺受,使心識轉化,從而真正修正自己的意念與動機,切不可僅止於口頭唸誦,應付了事,此等作為將不具有任何意義。
「業果不爽輪迴苦,數思能斷來世欲。」此句偈誦的意涵,乃是講述修持死無常的第二部分----斷除對輪迴(來世)的貪著。藉由思惟與修持「暇滿難得壽不留」,行者能了知生命的短暫與死期無定,自己終將死亡的事實。然而,若人死後即灰飛煙滅,則不須在意來世將往生何處。但意識牽引行者往生來世卻是極為明確的事實,至於來世往生何處?則由過去生與此生所造作的業力所決定。業力可分為善(白)業、惡(黑)業與無記業,其中,善業又可分為福德業與不動業,若行者所造作的福德業力量較強,則來世將往生人界或欲界的天;若所造作的不動業力量較強,則往生色界與無色界的天;若所造作惡業的力量較強,則往生地獄、惡鬼、畜生等三惡道。
行者觀照此生的種種際遇,即能發現生活中充斥著各式各樣的痛苦,導致痛苦產生的根源,乃是由於過去生所造作的惡業,只要牽引行者繼續進取獲得有漏蘊身的原因----煩惱與業障尚未淨除,縱使來世再投生為人,依然須繼續承受萬般苦楚。因此,行者切不可僅止於了知三惡道無量無邊的痛苦,而對於人、天的諸般苦楚視若無睹,認為來世只須能往生人天善趣,獲得天身或人身,不墮入三惡道,即無須擔心繼續受苦,且能享受榮華富貴所帶來的種種安樂,若執持此種謬誤的見解,即是對於輪迴中的種種盛事仍有所貪著。
往生人天善趣的目的,並非為了受用種種安樂。行者即使生為天人,沒有現行「苦苦」的痛苦,且受用著過去生造作的善業所累積的善報,然而,當善報受用竭盡之後,則必須承受由過去生造作的惡業所牽引的苦果,與墮入惡趣的眾生相較,僅止於受苦時間的先後不同而已,並無法從輪迴的痛苦中逃脫。是故,上至無色界最高的「有頂天」(「有」即輪迴),下至欲界最底層的「無間地獄」,所有眾生均須承受各式各樣的痛苦,無人得以倖免!
如同監獄中的犯人,須忍受種種的不自由、為他人所使喚的痛苦,其中仍有得以歇息、舒緩的機會,然而,縱能稍得喘息,依然身繫牢獄之中,不得解脫。行者於過去生或曾生為天人,具足極大的神通與禪定的力量;或曾生為國王,擁有無量的權勢與財富,此刻卻依然於輪迴中流轉不止,或淪入三惡道承受無量無邊的痛苦,乃至此生獲得人身,依然須繼續承受諸般苦楚。因此,行者當了知痛苦是輪迴的本質,除此之外,毫無任何安樂可言!
欲從輪迴中獲致解脫,唯一的方法即是須將心續中所累積的福業與惡業完全淨除,且不再造作任何新業,而造作業障的根源,乃是心續中強烈的我執,因此,行者必須了知業果的意涵,藉由思惟業果的意涵,從而斷除對此生的貪著。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將業果歸攝於下士道的範疇之中,藉以斷除對此生的貪著。聖道三要則藉由觀修死無常,斷除對此生的貪著,而將業果歸攝於中士道的範疇,藉以斷除對來生(輪迴)的貪著。因此,欲斷除對此生乃至來世的貪著,均須深入思惟與了知業果的意涵,從而將心續中所累積的業障淨除,如此,方能免於受業力的牽引,繼續於輪迴中流轉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