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學的弟子應具備那些德相呢?



  提婆在《中觀四百頌》中說:“心正聰慧求上進,此乃堪稱聞法器。”這句話的意思是:具足心正、聰慧、求上進三種德相者,可以稱作接受佛法甘露的寶器。分述如下;

  1、心正——一是指沒有邪見、偏見、成見,心理正常、思想純樸、行為端正。心正的反面是心不正,在思想意識中沾有邪見、偏見、動機不純等許多污染,稱“不潔之器”,如髒盆。髒盆雖能盛接法露,但法露被污染變質成髒水,不能飲用;

  2、聰慧—一是指具有正常以上的認識思維能力,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等;聰慧的反面是愚鈍,即智力低下,認識思維能力差,記憶力差等,稱“不受之器”,如覆盆,雖天降甘露,覆盆無法得到點滴;

  3、求上進—一是指對所學之法具有濃厚的興趣,具有認真學習,刻苦鑽研、換而不舍、精進不息的追求精神;其反面是不求上進,不認真學習,所學不消化,不鞏固,聽過當做耳邊風,對這種情況稱“漏器”,如給無底爛盆灌水,邊灌邊流,存不下一滴,灌的再多也無益。

  在《菩提道次第》中的求法需要“去三種器病”、存“六種想”,三種器病就是上面說的“不潔器”、“覆器”、“漏器”三種;去三種器病,具備“心正”、“聰慧”、“求上進”三德,就是“正器”、“寶器”。

  求學時的“存六種想”是;

  1、求法者把自己當做就醫的患者想;

  2、把說法者當做醫師想;

  3、把所說法當做醫藥、處方想;

  4、把學修法當做動手術、吃藥治療想;

  5、把佛當做具最勝功德的大聖者想,生起無比敬仰心;

  6、把佛法看做最殊勝的智慧寶藏,生起保護繼承宏揚勝法,使之常駐人間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