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的三種類型(從心力角度劃分)



《前行廣釋·第一百節課》 作者:索達吉堪布 講







從心力的角度來分,菩提心有如國王之發心、如舟子之發心、如牧童之發心三種。



  (一)如國王之發心



  國王首先要摧伏敵方,得到自方的擁戴,自己先登上王位,再維護屬下臣民。同樣,希求自己先得佛果,之後再將一切眾生安置於佛地,這種發心就稱為如國王之發心。



  (二)如舟子之發心



  所謂的舟子,也就是船夫。他的願望是自己與所有船客同時趨達彼岸。同樣,希求自己與一切眾生一同獲得佛果,這種發心就叫如舟子之發心。



  (三)如牧童之發心



  牧童為了使牛羊先吃草喝水,免遭豺狼等猛獸侵害,就將它們趕在前面,自己隨後而行。同樣,希求先將三界眾生安置於佛果,之後自己再成佛,這種發心稱為如牧童之發心。



  《大圓滿心性休息》中也講了這三種發心,並引用《大寶積經》的教證說:如國王之發心,又叫廣大欲樂之發心,這種心力屬於下等,是鈍根者的發心,需經三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



  如舟子之發心,又稱殊勝智慧之發心,這種心力屬於中等,是中根者的發心,需經七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就像彌勒菩薩的發心;



  如牧童之發心,則稱為無與倫比之發心,發心者具有非凡巨大的心力,是利根者的發心,經三大阿僧祇劫即可成佛,就像文殊菩薩的發心那樣[據有些經典說,賢劫千佛都在文殊菩薩面前發過菩提心。後來他們已經成佛,文殊菩薩仍以菩薩的身份在度眾生。]。



  印光大師也講過:“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當然,這裡的“人”指代一切眾生,否則,菩提心的範圍僅限於人,肯定是不行的。現在很多學佛的人,一提起人類的利益,都願意為此而努力,至於人類以外的其他眾生,包括有些大乘修行人也不強調,這種做法不太符合大乘教義。其實,三界中的所有眾生,都是我們要饒益的物件,這一點務必要牢記!



  關於第三種發心,有人或許會提出疑問:“假如把一切眾生先度完了,自己最後成佛,那成佛後就沒事可做了。因為佛陀的事業就是利益眾生,除此之外也沒有別的,倘若眾生全部已度完了,成佛又有什麼必要呢?”



  這個你不用擔心,三界眾生是不可能度完的。如果眾生有邊際,倒是可以被度盡;但由於眾生無邊的緣故,就不可能有度盡的一天。



  既然如此,那為什麼要這樣發心呢?這主要是體現了發心者的心力強大。雖然他想先度盡眾生,然後再解脫,但依靠這種巨大的心力,自己反而會最快成佛。就像有些人平時處處想著別人,寧可餓死也要讓別人先吃飽,這樣的人自會贏得眾人愛戴,自己的生活也不會特別困難。



  所以,這三個比喻,是描述了大乘佛子的心力之別,並不是說非要自己和眾生同時成佛,或者先度完一切眾生,自己再成佛。這個問題在解釋時,應該要這樣來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