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死亡,要保持歡喜心 世
面對死亡,要保持歡喜心
世間任何人,只要談到“死亡”,“如何面對死亡”,如果他沒有死亡經驗,或是不知死後會去那裡,或是感覺死亡是非常痛苦的事,通常的反應是避之不談,畏懼害怕,或表情嚴肅,很少人能有歡喜心(除了少數清楚死亡情況的人)。
在醫院許多老人剛生病時,可能生的病並不嚴重,但身體衰弱下來時,多少會產生恐懼心。如果得到癌症,醫生多不敢明說,因為醫生怕病人恐懼害怕。因為生病,有許多人在死亡前,受到太多病苦折磨。如果有宗教信仰的人,則會寄託于來生、天國、極樂世界;但是沒有信仰的人,會感覺死亡有如劊子手,他不想接近,但是死亡卻一步步走近他。有多少人,在受到病苦折磨時,能有歡喜心呢?
很多哲學家面對死亡時,幾乎是無解。在西方存在主義的哲學家,希望脫離上帝,強調個人存在的價值,對於當時的基督教,有相當強的反省力;當他們極力脫離上帝之後,便發現自己的存在有些荒謬,因為他們對於“死亡”是件極無奈的事實,“生非我所願,死亦非我所願”。在中國古人認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達到“天人合一”,就是希望將人的境界往上提升到和天一樣,能“與天齊壽”,“萬壽無疆”,希望人生不朽,遂有“立德、立功、立言”,希望“名垂青史”,將自己等同歷史,做精神上的生命延續。
很多宗教面對死亡,是寄託于來生的幸福,如寄託天堂,成為仙人,來生能出生在好人家,希望往生極樂世界。在面對死亡時,是因為有所寄託,有所安慰,有一種“脫離苦海”的解脫感,歡喜心便是建立在這種“脫離苦海”的解脫感之上。
在佛教有修行的高僧大德,也知道死亡是痛苦的,但是他們在面對死亡時,有二種態度:(一)坦然接受,準備往生。這種態度是將死亡寄託於死後的極樂世界,或是能到菩薩的淨土。(二)能透徹看透死亡,能明心見性,能真正了生脫死,這時他便能起歡喜心,時間一到(或說世緣已了),便入涅槃。由於對世間不執著,所以他們能以歡喜心來面對死亡。
所以在面對死亡,很多宗教家、哲學家都很努力要解決這件長期困惑人類的事。對於我們一般初學佛者,或學佛尚未能了生脫死,在看待死亡時,也不怎麼有勇氣面對,怎能起歡喜心呢?即使死亡的知識,過程都清楚,通常還是有恐懼,還是不願面對,捨不得這個世間。如果死亡前,因為生病或其他的問題,所產生的身心皆痛苦難過,都還是希望能早早解脫,不能歡喜以對。
雖然我們不一定能了生脫死,可是死亡是人生必經路程,如果能修行至了生脫死,瞭解死亡的過程,當然就不會有恐懼心。以我們的情況,至少可以轉變我們的心態,將心態轉成“歡喜心”。如何轉變呢?一是“精進修行”以消除恐懼的業障,一是“去掉我的執著”而盡力服務世間,視“死亡”為理所當然,甚至以歡喜心準備死亡的來臨。時候到了,只不過將這輩子的生命暫告一段落,離開世間,或許會到另一個地方,繼續做我的本份事,以這樣的歡喜心,將不會有所恐懼,也就不會怕死。
我們不見得能“真正解決”死亡的恐懼,但是保持歡喜心,不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