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的勇氣 阿底峽之修心七要 頂果欽哲法王 修心七要開示

17.第七章修心的指導



修三種不可退減。



即虔誠、熱忱和菩提心。



對上師的虔誠心,是大乘一切功德的泉源。如果釋迦牟尼佛本人現前,而我們缺乏虔誠心,就無法看到他的功德,也無法領受他的加持。佛陀的親戚提婆達多和善星比丘,沒有把佛陀視為覺醒的人;他們誤會並批評佛陀的一切行為,被自己的忌妒心戰勝,最後往生地獄道。如果能夠對上師生起圓滿的信心和虔誠心,把上師的一切事業視為正面的,那麼就算上師不是無上覺醒者,自己心中也會油然生起了悟的智慧。如同常啼菩薩27 ,透過對上師的虔誠而成就了空性。因此絕不能讓自己的虔誠心退減。



  



27 .常啼菩薩(Sadaprarudita) :法上菩薩( Dharmodgata ,或曇無竭菩薩)時代的一位偉大菩薩,因自己的勇氣、精進及對法的追尋而著名。







修心是大乘法教的精華。它是從法教的牛奶中提煉出來的奶油。在佛陀開示的八萬四千法門中,如果我們能夠修持菩提心,就已足夠。事實上,菩提心如同不可缺乏的藥丸,我們不能沒有它。菩提心是一切佛法的結晶。能夠聽聞菩提心,是多麼幸運。宣說菩提心的上師,其仁慈亦無與倫比,因為菩提心本身是無比的偉大。反過來說,如果我們運用四種密法事業28 ,是為了讓自己長壽或戰勝敵人、土匪等等,那隻不過是為了自己目前的生活而已。



  



28 .四種密法事業( Four tantric activities ):又被稱為四種證悟事業,即息災、增益、懷愛、及解脫(也就是強迫將意識送往更高的存在境界)。







菩提心的法教是多麼殊勝呀!只要能夠在心中體驗一點點都不得了!一剎那的負面念頭,將使我們承受無數輪迴的苦。反過來說,一剎那的菩提心,可以摧毀無數劫以來,一切惡行的果報。一念的菩提心,能夠聚集一切功德和淨行。出自這種動機的任何行為,都是屬於海洋般廣大的大乘事業。我們應當用欣喜和熱忱的態度修持菩提心,這種熱忱永不能退減。



讓自己習慣於菩提心,如同保持花園整潔般,不讓雜草、昆蟲、木屑氾濫。讓我們一起來修持菩提心,結合大乘和聲聞乘的功德,使我們變成可以漸漸裝滿稻穀的容器,或漸漸滴滿水的水皿。無論我們是在修持聲聞乘或菩薩道的法門,或密咒乘的生起次第或圓滿次第,一切行為都應成為菩提心誓言的支柱。就算在修行密咒乘,也應保證並肯定我們的菩薩戒。



我們所做的一切包括聽聞、思索及禪修,都應被視為修心的助力。如果能運用菩提心,把一切納入修心的道路,我們可以培養出不可思議的正面心態。用這個對治方法,可以改變一直以來所生起的負面情緒。用這種方式,讓菩提心做為我們經常的朋友。



  



成就三無離。



  



身、語、意要永遠從事正面的行為。當我們在做大禮拜、繞行佛塔之類的正面行為時,心意、語言應當與身體同步。當我們積聚語的善行時,例如念誦咒語,身與心要同時參與。當我們生起善念,身和語也要同時參與。如果做大禮拜或繞行佛塔時,我們聊天,或心中充滿各種負面情緒,就如同在吃有毒的食物。所以,當我們做出正面行為時,身、語、意要一體行動。



  



修心無偏頗;



修行要遍徹。



  



修心不能有分別心,不要挑選對象,要針對一切,不論對像是否有生命。任何念頭的生起,都應該成為修行的道路,而不是修心的障礙。這不能隨便說說,要深入自心,真心實踐。



  



恆修所無能避免。



  



對於無法逃避的困難,我們應當經常禪修。很多人要害我們,要與我們競爭,上一刻友善,下一刻沒有任何理由就背叛我們;有時候,沒有任何明顯的理由(也因為自己的業),我們就是不喜歡一些人。對於這些人,更要生起菩提心,尤其在困難的時刻。



要尊敬、服侍長輩、父母及上師。蓮師曾說:“不要成為長輩心中之痛;恭敬地服侍他們。”幫助他們及任何需要幫助的人,就是走上菩薩道。不要從事任何與此態度相左的行為。



  



不依賴餘緣。



  



當我們擁有足夠的衣食,健康良好,擁有一切所需,無憂無慮時,我們不應執著,也不該依賴這些好處。反過來說,當我們無法享有這種條件,一切不如意時,我們應當利用這種情況來激勵自己的勇氣,把困境當做菩薩道路。困難的時候,不能放棄;這反而是我們修持兩種菩提心,把一切經驗帶到修行道上的最佳時機。



  



今當修主要。



  



在過去許多生世中,我們曾經歷各種狀況,曾經富裕,曾經被敵人戰勝,失去一切。我們曾享盡天道的歡娛,也曾是政治迫害的受害者。我們曾是痲瘋病患,或受其他疾病迫害。這一切快樂和痛苦的經驗,並沒有帶給我們任何事物。此生,我們走上了佛陀闡述的道路,遇見許多有成就的心靈導師;這一次,我們要把握機會,讓一切情境變得有意義,並且去做是最重要的事。



商人來到遍布珠寶的島嶼,卻空手而返,他會無顏見人。對我們而言,也是如此。我們要善用現在修行的順緣。如果能夠讓真實的菩提心生起,就算我們貧困、無名也沒有關係。



佛法有兩種面向:傳授與修行。傳授不過是嘴巴的工作,而許多聽聞佛法的人卻不修行。俗語說:“聽法者多,修法者少。即使那些稍事修持的人,也分心而迷失。”



對佛法而言,修行重於傳授和討論。佛法要真的去“修”。就算念誦百萬咒語、從事各種善行,但如果心是散漫的,就不會有任何利益。如此一來,法教對我們無益,菩提心也沒有機會增長。在所有修行之上,要勤修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