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的體悟和佛陀的正等正覺的差別在哪裡?
個人的體悟和佛陀的正等正覺的差別在哪裡?
達賴喇嘛答:讓我舉對所有事物的細微無常和瞬間性的體悟為例。
對一個剛開始了解事物無常的人來說,他或她對事物恆常的執著,在最初階段還可能相當強烈。現在為了要鬆動那個執著,你需要一些批判的推理,甚至只要能令此人心中對事物恆常起疑,那麼它就能產生衝擊,因為,至少對事物恆常不變觀念的執著有了鬆動的效果。
但那還是不夠。你需要進一步增強更具批判性的推論,把你導向事物的無常。甚至那樣還是不夠,你還需要比這個更強的堅定,這種堅信可經由持續的反省中得到,能導致所謂的「無常的推論性了解」。
這個過程還沒有結束,為了要讓這種了解在你的行為上產生確切的衝擊,你需要對事物無常有直接的體悟或親證的經驗。那還得進一步依次把那親證修到完美,因為問題是我們對恆常的執著是根深柢固地盤據在我們的意識中,單單一次體悟是無法趕走它的。這要一個長久的過程深化我們的體悟,甚至要修到連執著恆常的最小傾向都要完全根除。
這個過程,事實上,和體悟事物之空性的情形或任何其他法則都是一樣的。
縱然如此,有某些靈修之道的面向是與知識相關,與經驗較無關聯,但卻與我們善心的增長有關。對後者而言,一開始你必須對什麼是慈悲有一些知性上的了解,當然,你也必須對如何增長慈悲有些概念。此後,由於你修行的結果,你也許會因你的善心而得到某種激勵鼓舞的經驗。例如,當你坐下來思維它時,你心中也許會生起慈悲,但那慈悲並不能持續長久或普遍,而且也不滲透到你整個存有中。因此,要做的是把那個經驗進一步深化到自發的程度,而不必再依賴知性的刺激。必須做到當情境需要時,就能真正地自然反應。那種慈悲的經驗還可再一次進一步深化,直到它能遍及一切為止。所以,這是修行道的一個不同的面向,再次地需要長久的過程。
這兩個修行道的面向,即是傳統佛教術語所稱的方便與智慧,此二者必須攜手同行。為了要增長與深化智慧,你需要屬於方便這方面的補充因素──菩提心。相似地,為了要增長、深化和加強你在菩提心上的體悟,你需要智慧以建立它。因此,我們需要一個結合方便與智慧的途徑。
像這樣,我們需要結合數種不同方法的途徑,不是只依靠一種方法的途徑。如果我們拿前面談過的體悟事物無常的例子來說,雖體悟本身有可能使一個人克服對恆常的執著,為了要使那個體悟完美,在實修時,你需要進一步的補充因素。這是因為有非常多的其他束縛同時在壓制我們的心。人的問題不只是單一的執著恆常,同時也執著事物獨立的、客觀的真實,如執著固守的原則等等。所有這些因素都能以開發對空性的智慧而一齊將之對治掉。
因此,我們這裡所處理的是個人意識邁向完美非常複雜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