袞卻格西開示: 逆緣是修心的良藥



我們既然生而為人,同時具足一切修學佛法的內、外在條件 ──八暇、十滿的人身,應該慶喜自己。這麼難得的機會,未來要再一次遇到,是非常不容易的,即使有的話,也不是永遠擁有的。所以為了追求無量來世的利益,我們應該生起清淨的歸依心,而且很謹慎地注意因果的問題,也就是何種行為該斷除、何種行為該修持,按照自己目前能力好好做,然後逐漸使業更清淨。 如果我們修學佛法的目的,是希望來世能夠生到、天善道,這個目標是很不夠的,因為人天道的安樂只不過是短暫的,並不能永遠保持。生死的本質是苦的,不管是苦苦、壞苦或者是行苦。 在生死當中沒有絕對的朋友或敵人,身處上層或下層社會,也都不是固定的所以生死裡面的現象不可依賴。



我們在生死輪迴的經歷,就是經歷生、、病、死的種種苦,不斷地投胎到不同的生存狀況。除非達到覺悟的境界,我們才能脫離生死苦。 如果我們修學佛法只是由於你已經無法忍受自己的苦,而想脫離它,這個佛法不是大乘的佛法。所謂大乘,是指你發心學佛唯一的動機是要使一切有情脫離痛苦,成就究竟的安樂── 佛果。為什麼說「大」,因為這個心是很大的。 因此,不管我們所用的法門是禪思、誦經或念佛,只要動的念頭是為了能利益一切眾生,那怕僅是誦一部經或念一句佛號,所造的功德就是像所關心的眾生的數量那樣大。假定這種隨時要利益一切有情的心態能夠維持,那麼就連穿衣、吃飯等行為,都不會造惡業,因為它的基礎就是利益一切眾生的念頭。



然後我們把一切善業的功迴向給眾生,希望它變成眾生安樂的因。也許你會想:「這樣迴向的話,那我自己什麼都沒有!」這個念頭來自把我當做實有的那麼一個無明,也來自愛惜自我的心。兩者都是根本的惑、痴。事實上我們真的利益一切眾生時,間接地也是在利益自己。 如果我們修學佛法,一切修持、所作所為都僅僅為了眾生:如願生善趣,只因期望利益一切眾生;追求佛果,也只是希望能給有情安樂,也就是,修我們的心,培養這麼一個利他的念頭,那麼我們碰到任何的困難,都會變得非常渺小。 舉例來說,如果父母發,拿武器來攻擊我們,因為我們知道他的心有問題,不但不想報復他,反而只會生起悲憫心。同樣地,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什麼敵人要奪取我們的財物,危害我們的身體、生命,我們也可以把他當做中了煩惱的毐而發狂的眾生。如此思惟,可以減少對這類眾生的瞋恨心。 對一般行者來講,如果他受的損害小,如小東西遺失、碰小傷,要忍受,還可以,但假定是重大的損傷,要在這重狀況下維持平衡的心態,就很難。除非已經成就忍辱波羅蜜,而且調伏了瞋恨心。



不過這是例外。對修菩提心的菩薩而言,無論遇到的傷害或損失有多大,他的反應是感到非常喜悅,而且深深感激。為什麼菩薩在有損失的時候會感到喜悅呢?因為當財物丟了或身體受傷,他會感覺到這是還多世惡業的債。相反地,人家給他東西,並不會很歡喜,因為他瞭解這只是進一步造新的債,而且不只是債本身而已,還有利息,所以即使是很小的東西,他都不會很歡喜。 一般而言,我們不熟悉這種觀念,從未培養我們的心來習慣它,一旦碰到損失、傷害,很難馬上有如法的反應,只會再造更多的惡業──生起種種煩惱、不善的念頭,所以除了損失以外,還加上更大的損失。這是多麼划不來!不如去思惟:宿世的債,現在就還了。尤其,那種感激的心,不能生起的話,最起碼不要起瞋恨心。



假定我們能夠這樣修心,是非常值得、有意義的。 有故事說,某人曾接受一大塊肉跟很多奶油,為要還這個債,來世便投胎為牛,生在送他奶油的人家,讓那家人擠牠的奶。多年後,有次天災,牛被大水淹死,就沖往給過他內的人家裡,他們便吃牠的肉,直到肉盡骨出,只見上面刻著字,說:「奶油跟肉的債已經還了。」這是一個例子,說明所謂逆緣─ ─看似困難或不如意的情況,是可以怎樣轉化為修學佛法的道路上有利的條件。通常我們有損失時,感覺都是不很妙的,但實際上按照修心的這個法門來講,可說是宿債已還。因此表面上是損失,其實我們獲得很多。 我們的生活的確需要一些物質的財產,但除了真正需要的以外,如果擁有的財富太多,真正的行者會把它視為一種障礙。有故事說,有個人獲得了一大塊田,可以抉擇自己耕種或變賣。他選擇自己來。而為了能自己耕作,就娶妻,努力生子。人家問:「孩子怎麼那麼多?」他回答:「我需要幫手。」所以他一輩子都花在那麼一塊田上面。 可見,不管我們的財富有多少,所想的只是要維護或增加它我們整個心不由得被捲入,相應的心所法如貪欲、吝嗇,統統會一個個冒出來,也就是說,把我們困在生死裡的因會不斷加強。



因此對修學佛法來講,財富太多,是一個障礙。因為它防止我們把心放在佛法上,不能很清淨地修持。如果沒有很多財富的話,才是能夠好好培養佛法的基礎。 有句諺語說:喝醉的人一直想喝酒。同樣地,富有的人一心想,怎樣能更發財,甚至貪求很貧窮的人家所擁有的東西。所以的財富變成不斷貪著更多財富的基礎。當然是有例外,也有人懂得善用財富,把它用在做善事、供養方面。但假定只是不斷想累積財產,並不拿來布施或做善事,那麼這種人所擁有的財富,就等於他來世生到餓鬼道的因的寶藏──因多得猶如一座寶藏。 因為他為了累積財富,造了許多惡業,使很多其他眾生受苦,結果他帶到來世去的是這種惡業,費心累積的財富卻留給別人享用。對菩薩道的行者而言,財富不多,反而是他學佛的寶藏。因為他少欲知足,就有辦法把心放在佛法上。講到這裡,請各位不要誤會:要修學佛法,就必須當乞丐才對。重點是說,我們不是不斷貪著更多,而是不管獲得或損失,心都不受影響。獲得時,不會高興,而且懂得怎麼善巧利用;有損失,也不感到難過,反而把它當做可能獲得更多的基礎。



通常假定有人說我們的壞話或罵我們,我們就會感到很不是滋味、忿怒;相反地,人家講了什麼好話,就很興奮。實際上,聽到讚美的後果只會讓我們感到驕傲、自大,進一步增長煩惱,妨礙我們好好修學佛法。所以下一個結論:當受人稱讚,我們沒有理由很高興,而當被人指出錯誤,或被講得一文不值,我們應該非常高興。藉著人家的批評,我們一方面可以注意自己有哪些缺點或不正當的行為,他方面過去世口業的過失會淨除,以免來世投生惡道。 換句話說,批評我們的人是非常慈愛的。他就像是善知識、師父,把我們帶離開惡趣。因此我們應該照顧我們的心,認識清楚:如果受到讚美,不值得高興;反之,在別人的批評,其實可以找到自己的安樂。 朋友和敵人也是一樣。世俗的想法是,看到自己的親朋好友,就覺得很親切、高興,而碰到所謂的敵人,就分外厭惡。然而我們思考得比較深入的話,可以發現:對親朋好友的執著,只是我們進一步貪著的基礎,猶如把人捆在生死裡的繩索一樣。而如果要成佛,則必須要有敵人。 當阿底峽尊者到西藏時,有個隨行的侍者,脾氣非常不好,連細微的小事,都可以很生氣。尊者的弟子覺得很奇怪:「師父怎麼會有那麼一個侍者?」阿底峽回答:「他是我修習忍辱的一個對象。」



寂天菩薩在《入菩薩行論》裡也提到,敵人比上師還珍貴。因為忍辱的無量利益,不能依止上師、三寶而生起,是要依止敵人才行,所以從這點來看,敵人比上師還珍貴。何以忍辱那麼重要呢?因為惡業中沒有一重比瞋恨心的力量還大。 瞋心的果報是要墮落到熱地獄。如果我們覺得熱地獄裡的苦會讓自己受不了的話,就可以了解,碰到傷害或不如意的事,不用瞋恨心來回應,反而修忍辱,是很划得來的。更何況,不起瞋心報復和進一步思惟忍辱無數的利益,都有莫大的功德。 因此不管我們跟什麼人生活在一起,或在那個團體裡,如果有那麼一個可以生起瞋心的對象,就要好好利用機會來轉化我們的念頭,修習忍辱。尤其是利用他的念頭來修我們的心。



培養那麼一個善心,對自己無量來世來說,是非常有價值、有意義的。它不只是安樂的基礎,也是取得成就佛果很重要的一個因素。至於有人學武術、拳擊,為了賺錢或出名,跟別人拚,他也可以忍受皮肉之痛。因為他的動機不清淨,跟在此所謂忍辱不同。 再談一般世俗的看法是,假定一切都很順利,就高興慶賀,而碰到苦的情形,就覺得受不了。然而對菩薩道的行者來講,順利、舒適的情形,不值得高興,因為他了解,如果不把它用在成就佛果的善業上,那只是在耗掉過去世所累積的善業,反倒是苦的狀況,讓他覺得歡樂、值得。因為他平時發願都要替一切眾生代受他們的苦,一旦經歷苦境,便是滿了他的願。這是菩薩的修行。 至於我們雖然不應該刻意追求舒適、安樂,但經歷的話,應該把它當成遍滿虛空的海洋,然後供養出去。而遭逢苦難,可以把它想成是還惡業的一種方便,不像真的長期墮入惡道裡那麼痛苦。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患絕症的人,在那種情況下會想到佛法、三寶等歸依處,想要布施、供養等等,可見,苦反而能促使我們的心生起善的念頭。 也許有人覺得自己修得很好,經常布施等等,卻不斷遭遇到障礙,他看到別人既不學佛,也從不布施,反而一切都很順利。這樣的思惟是對因果不了解,屬於邪見,不應該這樣想。 修學佛法的人,平時看起來好像受的苦比較多,但事實上他把惡業都淨除了,剩下的只是善業。而那些常常造惡業的,雖然好像一切都很順利,沒什麼障礙,但是一旦他的善業用盡,他有的只是一大堆惡業,往生的時候,便直奔惡趣。 如果我們能夠修心,懂得用這些善巧方便來轉化一切逆緣、困境,那麼我們在佛法上的心便會不斷地有進展,而且獲得的利益很大,可以說,我們已經入了安樂城。 又假定安樂來的時候,我們不去貪著它;痛苦時也懂得怎麼轉化它,則可以說,我們已經活在安樂城中。總而言之,這個法門的要點是,當經歷很順利的情況,我們就應該思惟:這全是一切有情的恩惠,是來自三寶的加持;經歷到痛苦時,應該思惟:這是在消除過去世的惡業,而覺得很歡喜。以上是簡單地說明,如何把逆緣轉化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