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因果不空」? 淨空法師



  因是能變,十法界依正莊嚴是所變的果報。起心動念都在造因,都在造作。別說語言、動作,動個極其細的念頭,就已經造作了,佛以『夢』作比喻。夢裡有這些事,也有現象,但是夢中的事與相都是假的。如果我們能把一切法都看成夢、幻、泡、影,就不造業,心就定了,就清淨了。定能生慧,『信心清淨,則生實相』,自性的性德自然流露,日常生活中才得真實受用。



  『幻』喻虛空。虛空如幻,不是真的。佛家常說「明心見性」,見性的人沒有黑暗。若見到的是一片光明,就見性了;如果睜開眼睛見到黑暗,就沒有見性,因為墮在無明裡。破無明之後,真的見到「大光明藏」。自性是光明的,迷失自性就變成一片漆黑,所以稱為「無明」。



  虛空是夢中的境界。我們作夢,夢中也有虛空。醒來時,虛空不見了,所以虛空不是真的。現代科學家很聰明,也體會到虛空是有限量的;過去以為光走的是直線,現在曉得光是有幅度的。有幅度,就有差別,就不是無限大,就有範圍。所以佛用『幻』比喻虛空。



  『泡』比喻世界。比喻星球很脆弱,就像水泡一樣,很容易破碎。這從現代天文望遠鏡觀察,每天皆有新星發現,也有很多星球消失了,世界不是真實的。佛在《八大人覺經》上講『國土危脆』,有什麼好爭執、計較、執著的?真的把事實真相搞清楚,自然就放下了。放下之後,那種舒服輕安、自在快樂,即使我說得出來,你們也無法想像。一定要放下,才能體會;不肯放下,永遠體會不到真正的快樂。苦是自找的,放下就有真智慧,才能清楚明白事實真相。



  『影』喻身體。影不是真的,而是假的。



  『夢、幻、泡、影』,一個字比喻一樣東西,說明虛空、世界、身體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每天為這個假身去造業,你說冤枉不冤枉?我們怎麼會做這種傻事!例如:在飲食上,很多人喜歡吃活的。只為了三寸舌,其實吞入喉嚨以下就不知道味道,卻要為舌味造這麼重的罪業,而且天天造,造一輩子。死了以後,到哪一生哪一劫才能還盡?這都是事實的真相,世間人不相信,迷惑顛倒。學佛最低限度,對於業因果報的理論、狀況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但這一生清楚,還知道過去、未來,這不是神通。若能得幾分清淨心,自然就明瞭,不須問人。問別人是很可怕的,因為現代人講實話的很少,騙人的太多。講假話,你歡喜;講真話,你生氣,不能接受。所以,誰肯跟你講真話!這是現代人的悲哀。



  『如露亦如電』,比喻現象存在時間的長短。『露』是露水,存在的時間較長,大概要幾十分鐘,太陽出來,露水就消失了。這是比喻諸法的相續相,形容存在的時間不長。一個人從出生到往生,在這個世間生活幾十年。壽命短的,二、三十年;長的,七、八十年;百歲的,就很稀有,那是過去、今生造了很多善業的果報。『電』是閃電,形容剎那生滅的相。譬如電影銀幕上的現象,從開演到結束,演了兩個小時,是相續相。



  『如電』就是一張一張的電影底片。現代電影的放映機,一般是一秒鐘二十四張(鏡頭打開,放一張,關起來,再開,放第二張),速度很快,我們就被這種幻象欺騙了,以為它是真的。佛觀一切世界,十法界眾生,就是一點一點的連續相,不是真的,所以說「當體皆空,了不可得」。我們這個身體,到這裡來聽經,經過一個半小時,不曉得換了多少張底片!現在已不是原來的那一張,原來那一張早已消失了,這即是『如電』。



  佛在《仁王經》上告訴我們,一彈指有六十剎那。彈指的時間很短,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稱為「一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就是形容幻象生滅速度如電。十法界依正莊嚴所現的相,真相就是「剎那生滅相」。若彈指彈得快,一秒鐘可以彈四次,四乘六十,再乘九百,等於兩個十萬八千。電影銀幕上,一秒鐘二十四次的生滅,我們就感覺不出它是假的,何況我們現前的現象,一秒鐘兩個十萬八千次的生滅。佛講「萬法皆空,了不可得」,如是如是。了解事實真相之後,自然不造業,心自然定下來了。心定下來,才生真智慧,才能清楚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雖然世尊講剎那九百生滅,因為生滅的時間太快了,看不到生滅,所以佛又說「不生不滅」。其實是不是真的不生不滅?確實是有生有滅的;因速度太快了——「生滅同時」,故以『電』作比喻。



  電的速度與光的速度差不多。光速一秒鐘三十萬公里,則一公里需三十萬分之一秒。依此類推,一公尺,一公分,一公釐,十分之一公釐,百分之一公釐,千分之一公釐,萬分之一公釐,這才能體會得佛經上講的「剎那生滅」,才懂得佛經上所謂的『不生不滅』——它的確是有生滅,因為時間太短,我們無法發現。佛在大乘經上講,能觀察到這個現象的人是『八地菩薩」。八地菩薩那麼深的定功,那麼清淨的心,這種微細的波動(剎那生滅的現象),他見到了。佛法說,十法界依正莊嚴,只是波動的現象而已。愈往高層次,佛菩薩心的波動愈微細;愈往下,三惡道波動的幅度愈大。不論是微細,或是大幅度的,真的都是億萬分之一秒速度的波動現象之相續,這才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佛講的話,句句真實。這個世界不真實,若將一切現象當作真實,就迷惑顛倒,大錯特錯。明瞭真相,才肯放下,不再把這些東西放在心上;凡事隨緣而不攀緣,決定不再幹傻事。若自以為做好事,那還不是好事。諸佛菩薩做一切事,心裡若無其事,決不會起心動念,這才是真正的行善。凡是相對的,都不是究竟圓滿的。善惡兩邊皆離,才是真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