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帝 洛 巴 傳 ] 金剛乘的一
[ 帝 洛 巴 傳 ]
金剛乘的一切妙道河,智慧之口同時飲用盡,
又賜眾生之師帝洛巴,求示大手印的真實意。
至尊帝洛巴的歷史簡述如下:這位大成就者誕生在東方薩霍爾國的雜亞郭 地方。父親為波羅門明,母親為婆羅門具明女。他們最初沒有子嗣,由於祭祀、祈禱內外道的天神及諸聖跡,不久,妻子懷孕,足月後降生了一個英俊公子。
當日夜 晚,光滿雜亞郭地方。父母請相師為兒子看相,相師說:「令郎究竟是天神、龍王或是藥叉、佛陀,尚不得而知,但不管怎樣,請將他好生扶養。」並賜名為明光。 在父母親的扶養下,他逐漸長大。一次,有一個醜陋不堪的女子出現在空中,對其父母說:「無論你們如何愛護扶養兒子也難保他不死,倒不如讓他出家學法。」
於 是,他出家學法,並且成為一名精通諸明的班智達,取法名為慧賢。後又得到那位女子的授記及加持,在索瑪布日寺廟內,用鎖鏈系腳,修煉了十二年,獲得共同悉 地。而後向母親和親教師示現出使魚的靈識升上天空等神變,並請求讓他去尋找龍樹大師。他來到南方作怖金剛喜寒林,遇見了在茅屋修煉著的阿闍梨受用金剛瑪當 吉。瑪當吉對帝洛巴說:「阿闍梨龍樹前往甘達婆城,他派我來攝持你。你獻上曼達來吧。」
帝洛巴視瑪當吉為上師。瑪當吉給他傳授灌頂及一切教誡。向他介紹了 心的真實性,並向他授記道:「在薩霍爾國的哈裏嘎城中有一位被變化王蘇麻吉巴所加持過的自性成就者,她在附近集市當妓女,叫達日,你去做她的僕人,並修證 悟。」按授記,帝洛巴來到妓女處並答應做她的僕人。
妓女讓他去打芝麻榨油,他一邊榨油一邊修道。想到雖然芝麻含油,但若不榨就不會出油,同樣雖然我的心在 佛法中,但若不修習就不會得到證驗。於是加緊修煉,終於證悟到了真實性,金剛持親自給予傳授灌頂,並賜示怛特羅教授。此時,城中人看帝洛巴時,有種種不同 的印象:或見一堆篝火由十四支酥油燈圍著;或見在火光中有一比丘在禪坐;或見一位帶有寒林裝飾的瑜伽士,被許多美女包圍著。於是城裡人把這些情況告訴了妓 女達日。她急忙去觀看,只見帝洛巴在虛空光環中以神變力端坐著,木杵缽灶扔在一邊,芝麻灑在四處。
達日見此情景悔恨交加,向帝洛巴巡禮並獻上曼達,以四力 [1]進行懺悔。至尊帝洛巴以慈悲的目光看著她,並對她說:「我傳承的續部所生的證悟,是原始俱生智慧。此慧會在你心中正住。」說罷就把花放在達日頭上, 達日及其眷屬立刻就得以解脫。國王聽說妓女達日及其眷屬被一瑜伽士解度。
於是,騎上大象、偕數十萬人,前往哈裏嘎。達日把七棵多羅樹拋向空中,以芝麻油為 比喻講說甚深佛法,王臣百姓皆生信仰並依密法加以修練,結果王臣百姓都即身飛往空行剎土。剎時,薩霍爾王國完全空虛。當時,南方有一個非常孝敬母親的國 王,叫旋陀底巴。為了母親,此國王派遣使者召集所有內外道學者和成就者,請他們來參加薈供曼陀羅。因為眾學者以智者為上,而眾善士以成就者為上,兩方不 和。這個時候,一個醜陋的女子問:「你們中間誰是薈主?」一瑜伽士回答道:「現在我是無可匹敵的。」
她又說:「你不能當會主,去迎請我的兄長吧。」那個瑜 伽士詳問其原由。女子回答說:「在雜蘭達拉那地方,有個人,他坐在沈香木的枝頭上,用一根馬尾毛拴住兩具屍體的小趾頭,用兩個小指輪流吊著,在虛空中跳著 舞。你去請他來吧。」國王說:「這些話難以置信,你去看看是否真實,如果真的如此,就迎請他來吧。」於是帝洛巴被迎請來,並賜御座,與國王同坐。
最初辯論 聲明和因明,結果帝洛巴獲勝。然後比試在空中畫曼陀羅,騎獅子在空中飛行,從屍林招引屍體並使之變成為甘露等神變。那個瑜伽士怎樣神變,都被至尊帝洛巴一 一破除,而至尊所神變的,那個瑜伽士都無法破除。至尊又示現出使日月落在地上,自己坐在日月上;使身體透明,從每個汗毛孔中示現無數曼陀羅,每一個曼陀羅 中又派生出無數曼陀羅等神變。
在此聚會的所有人對至尊實生信仰,都向至尊頻頻行頂足禮。至尊唱道歌:「我去過數百之佛士,現過千萬個變化身,我與龍樹和聖 天,以及世尊辯論過,我在修持證悟上,勝過大德薩樂和。」說完以威懾力制伏了外道論敵,把東方薩霍爾地方的芸芸眾生引向空行剎土。引了三次就把該地區弄得 一片空虛,爾後至尊自己即身飛往空行剎土。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至尊的誕生地點及父母、血統、種種吉祥之兆等都與以上所述相同。所不同的是,說至尊帝洛巴在林中飼養水牛時得到空行母的授記。帝 洛巴按授記來到西方烏金地方,攜帶三種法器,搖響三次,以觀想法威伏世間業和智慧的羅剎空行母,親眼見到了主尊金剛瑜伽母。
取來了勝樂輪的根本續五十一 節,注釋續六類,三珍寶秘訣,以及九空行密法[2]等。眾空行母極力挽留他,但他謝絕了,並說:“我能像鳥一樣在空中飛行而無阻礙,為了那若等眾弟子,我 這瑜伽士要去頂寶寺。”這等事蹟應看作是示現事業變化無量的證據,而不能視為與正史相違悖者。一切都是為了描述無量傳記。
注釋
〔1〕四力─懺悔四力。所依力、棄舍力、離惡力、對治力。所依力,指皈依和發心二種念頭;棄舍力,指對以前惡業所生之悔改決心;離惡力,指以後再不作惡的誓言;對治力,指為對治惡業而行善事的實際行動。
〔2〕九空行密法─帝洛巴得智慧空行母空中隱身授記的九密法:1.灌頂、講經、心篆花結;2.行為利劍砍水;3.誓言自心明鏡;4.法物悟日;5.總平等 境;6.大樂語寶;7.氣運網輪;8.自解行大手印;9.智慧明燈。此法以後成為噶舉派的耳傳密法之一。據記載,此九密法中瑪爾巴只求得五法,剩下四法由 密勒日巴弟子惹瓊巴從印度迎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