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路之上,才有亡羊 ── 證嚴法師

冬天一來,霜落雪凍,樹葉也隨之枯萎,這就好比人生老邁的時候。我們的心要時時保持在春季,萬物生根發芽的時刻,那就是精進。佛陀在世時,教育弟子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於其中,精進為第一,因為精進是我們抵達佛道的原動力,就像汽車與飛機的引擎。

佛陀的僧團裡,有一位比丘十分精進,他求道心切,十分用功,經過了六、七年的時間,他體悟佛陀教法的高妙,也知道要自己身體力行。六、七年過去了,他認為:佛陀的教法,該聽得我都聽了,該懂得我都懂了,現在需要的是自修的時間;可是,在僧團之中比較沒有時間好好用功,必須趕快找一個地方修行。

於是,他到深山之中認真地坐禪觀法,同樣又過了七年的時間,但是,他發覺外境愈靜、心卻愈是定不下來。有時一定下來,他就自我反省:「在這個境界裡我到底獲得什麼?在佛陀座下,雖然是僧團群集的生活,卻可以過得平安清淨;脫離僧團,我又在這裡得到些什麼?」

七年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中年過了,老年將至,萬一到了最後一刻還不知道路在哪裡,失去人身,萬劫難再,該當如何?他覺悟到,不應該離開佛陀身邊,因此又回到精舍。

他不敢馬上去見佛陀,只好去找過去在僧團裡談話比較投機的人,師兄弟慢慢地安撫他,靜聽這位比丘滿腹的抱怨,後悔空過了七年的時間。

舍利弗說:「現在唯有佛陀才能夠解開你內心的煩惱,我帶你去見佛陀。」當事人非常的愧疚,舍利弗及勉強帶他到佛陀座下。佛陀看到這位比丘來了,就向舍利弗說:「不想見我的人,你為什麼勉強帶他來呢?不聽話的人,勉強他做什麼呢?」

舍利弗為他講情,佛陀的態度轉為溫和,聽他講在僧團的七年以及自修七年的心路歷程。但是,此時他修行的信心以及精進的念頭都已經冷卻了,所以,他內心非常惶恐。佛陀告訴他:「你過去生曾經走錯了路,後來又生起勇猛奮發的精神,你那股精神到哪裡去了呢?」這位比丘全神貫注地看著佛陀,並專注地聆聽佛陀的訓誨。

佛陀問他奮發的精神和智慧到哪裡去了?他彷彿大夢初醒,體會到「精進之路是平常道」,稍有不慎就很容易走向異端之路。

人生如同學佛,若選擇了一條路,不論是快是慢,只要是正確的方向,一定要繼續向前走,否則一步差,則步步皆錯。走上歧路,猶如亡途之羊,放棄堅持與理想,最終一無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