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說對上師的虔敬心與佛法修持要點 喇嘛
略說對上師的虔敬心與佛法修持要點
喇嘛江秋
身為佛弟子,平常就要修習佛法。我們多多少少都理解佛法,也願意認真學習,希望有所進步,這些都很值得隨喜、歡喜;不過也還有需要加強的地方,而加強的方法,仍是學習。所以,我們非常強調聞、思、修的過程。
要聽聞佛法,首先,我們必須找到一位自己非常相信的上師。大家常有機會接觸很多上師,有些是自己很熟悉的,有些很陌生;有些接觸過許多次,有些則是剛開始接觸。總而言之,我們一直在尋找一個內心的,從佛法裡得到的一種訊息,希望以此來解除自己的煩惱,讓自己得到解脫。
然而,要產生對上師的信心,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每當我們見到某些上師,也許當下會生起歡喜心,可是,什麼叫「信心」?我們通常不太會去注意這一點。
平常在一些能夠接觸、聽聞佛法的場合,有些人是特意去的,有些人是馬馬虎虎去的,有些人是被逼著去,有些人是不經意去的;總之,若知道有個法會,就會有人去參加。當然,大家的目的也許是種一點福田,累積福報,消除一些業障,這樣想也是好事,不是壞事;但在這當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對上師的信任。上師等於是所有十方諸佛菩薩的總集、加持的根本。
對於這點,我們該如何去認知?一直以來大多數人都是很模糊的。所謂的模糊,就是許多人不太理解上師與弟子之間的關係,該怎樣才算數?比如有人說:「我是某某上師的弟子。」這樣說,那就必須清楚自己跟從上師學習,是怎麼樣的一個過程。若說:「喔!我曾經去見他,我跟他說想要成為他的弟子;他說好,所以我們就成了師徒。」像這樣,就真的是不理解所謂上師與弟子的關係了。上師與弟子之間不是買賣,也不是嘴巴說說就算。我們要跟從某位上師,聽聞佛法,他傳給我們佛法,我們就認真去接受他的法要,然後不斷的去練習,無論何時何地,內心都將這位上師視為佛一般。如此,才可以算是自己的上師。
上師給予我們灌頂、口傳、教授、口訣等等,對我們來說,是修習佛法的過程中恩惠最大、幫助最大的。甚至,能讓我們解脫輪迴,認出自己的真面目,讓我們了知佛性。以佛法讓我們開悟的上師,才是真正的根本上師。當然,讓我們開悟,見到自性,這是我們現在無法理解的,因為我們還沒見到。怎麼樣才能見到?怎麼樣才會開悟?那就要依循上師所傳下來的法,認真不斷的去修持,清除我們所有的業障;當福報增長,智慧開了,就會認出自己,認出自性。
而這樣的上師,就好像雪山一樣。雪山是由水結冰而成的,冰塊則需要太陽才會融化成水。弟子的信心就好像太陽一樣,照耀如雪山一般的上師,上師感動,便會融化,流出甘露之水,而滿足弟子的需求。不論你相不相信,有沒有去接觸,上師的加持是沒有差別的,它就像雪山化為水一樣,覺得需要喝水的人才會去掬水,覺得口渴的人去喝了它,便滿足了他的渴望。相信而跟隨上師的人,內心感覺上師就像佛一樣的人,才能喝到這甘露之水。所以,弟子的信心是最重要的。《大手印祈請文》裡頭就說到:「虔敬即為修行首」。
對上師的信心固然很重要,但是對出離輪迴,對輪迴的苦非常怖畏,覺得無論如何都要把它剷除,脫離這個圈圈──這樣的心也同等重要。如果沒有對上師的虔敬心和出離輪迴的心,那麼對修行的幫助就不大了。對輪迴沒有出離心,好像就沒有理由、沒有必要學佛了;若有出離心,但沒有方法與技巧,我們也沒有能力脫離輪迴。所以,沒有虔敬心,不信任上師,那是絕對沒辦法開悟、解脫的。
我們平常要依照上師所教授的各種方法來修習佛法,就是前面講的「聞、思、修」。第三世噶瑪巴曾說過:「以聞所生慧來認知煩惱,以思所生慧來降伏煩惱,以修所生慧徹底清除煩惱。」
我們從上師跟前所得到的教授,依此來認知煩惱,一旦煩惱生起,對煩惱便能清楚認知的話,那就表示我們的「聞」做得不錯。當煩惱生起時,我們了知煩惱的生起,思惟煩惱所生起的對境,而思惟的結果,可以知道煩惱本身是沒有意義的,因此便能夠消除煩惱,這就做到了「思」。所謂「修」,就是去禪修「無常」及「因果」,禪修「無我」與「空性」;如此禪修,煩惱就自然消失而不存在了。舉例來說,如果「無我」觀修得好,那煩惱生起的對境也沒有,煩惱所受苦者也沒有,生起痛苦的對境、生起痛苦的主人,還有痛苦的作用也都不存在了。所以,修無我觀,煩惱自然就會消失。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我們在社會上要隨順世俗過生活,除了靠自己努力認真之外,也可以祈求佛菩薩保佑,希望我們長壽、健康、平安等等,這些都可以求佛菩薩加持。但是,像我們平常修法,或在佛法上花費時間與心血的任何功德,絕對不要想由自己享受,絕對不應有所求。我們只能想:這是我服務眾生的機會,若有任何一點功德,我完全百分之百回向眾生。我們必須要有這樣的想法,這是很重要的。平常去廟裡燒香、拜祖先,祈求保佑自己發財,這是無妨的,但是我們於佛法上所做的任何一點功德,千萬不要留給自己,必須完完全全為了眾生,希望每個角落的眾生,都因我所做的功德而受到幫助,這才是最正確的,而且絕對不會吃虧。我們原本就是沒有「我」的,所以這些功德也沒有必要留給自己;因為當下我們還不清楚、不知道「無我」,所以會想要自己受用,但這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