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 何 使 生 命 具 有 意 義 ?
[如 何 使 生 命 具 有 意 義 ? ]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如各位所知,觀音是一切諸佛及菩薩的化身,他的梵文名字是Avalokiteshvara(注:梵文直譯為『觀自在』),而他所修持的便是仁愛與慈悲。所有的宗教和一切眾生,無論任何信仰或者傳統都可以修持觀音法門,因為這是一個適合所有人的法門。
今天在此的各位,有一部分人是對佛教感興趣的,同時也有不是佛教徒的。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有著一個共同的願望,就是要使此生更具意義,要令此生幸福圓滿。
所有精神修持的初衷都是希望生命具有意義、快樂幸福。而對仁愛和慈悲的修持可以使我們實現這個願望。
首先,要瞭解所有的宗教之所以存在,都是為了幫助人們消除痛苦,為了產生快樂以及令我們的人生更有意義。成就具義人生及滿載快樂對我們來說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無論我們做什麼,無論我們所為是神聖的還是世俗,如果不能帶來歡樂,那所有的行為都是徒勞無功的。既然我們作出的所有決定,都是基於要令生命更有益和有價值這個目的,那麼任何不正確的決定都將完全有悖於我們的初衷。
每個人對於如何生活並使生活更富有意義,都有他們自己不同的方法和觀點。對於某些人來說,快樂意味著一己的成功,而無需關心他人的福祉。但另一些人則不只在乎自己的幸福,同時還考慮到他人的福祉。
那麼,過一種自利的生活或者進入修道使生活對於他人更富意義,孰者更佳呢?這兩者有著迥然的不同。
有一些傳統相信只有神是永恆的,但是如果我們選擇這樣一條自利的道路,在這條路上我們忘卻或者忽視了實際上每個人都是相互依存的,而寧願選擇孤獨的話,我們將無法發現這個事實:人們必須相互依靠才能找到真正意義上的幸福,才能使生命更有價值。
如果我們問自己一句:我們對他人的福祉是否有所影響?答案將會是肯定的。舉例來說,看一下我們的家庭生活吧。如果有一名家庭成員不快樂,所有的成員都要受苦,我們都有責任去幫他(她)一把。因此,同樣的道理,每一個眾生都有機會為我們帶來極大的利益。當有人遇到困難,我們都有責任施以援手。
令他人的生命富有意義,才有可能同時給自己和他人帶來歡樂。想想如今我們的世界裡的紛紛擾擾,你又如何能夠置身事外而不被其煩擾?你需要一個積極的態度去成就具義及喜悅人生,這就是令你的人生豐盛、有意義的基本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