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噶瑪巴《大手印了義炬》第一堂課 (4)



調伏自心,就是修行



什麼叫做能夠「調伏自心」?意思就是當煩惱生起時,你不跟隨你的煩惱走,也就是說不被煩惱所控制住,就是調伏自心的意思。因此如果生起煩惱時馬上覺知到,然後找到方法對治的話,就是在調伏自心,也就代表你懂得何謂修持了。



另一方面,找到了對治的方法,然後你就要安住在這種善心當中,或一種善的覺知當中,去保持或增長這種覺知、或者這種善的發心,這種都是在調伏自心。首先是生起煩惱時能夠覺知它、對治它,接著就要安住在善的覺知中,繼續培養、增長這種對治的方法,這是很重要的。



因此可以看到整個修持的關鍵都在於心上,心的工作是很繁忙、很多的。如果說「我要做四加行,那我去閉關吧」,但都沒有在心上用功,生起煩惱也好、不生起煩惱也好,都不管自己的心,反而專注外在行為上,這樣是不行的。



譬如說現在大禮拜用的木板做得越來越滑,大禮拜時滑得非常快,時間也很快就過了,總有一天就出關了,這時的出關會有意義嗎?可能沒有。閉關修持後的成果, 要看到的是:心有沒有改變一點了?就「修行考試」來說,是否真的及格了?例如以前的情緒很強烈,現在比較少了,對心的掌握、對煩惱的調伏也變好了,這就是 閉關的功德;當你看到自己的心有所改變、覺知有所增長,這就是閉關的利益。尤其以「四加行」修持而言,這都是一個重點,因此如果沒有調伏自心、沒有抓到要 點,那身體的禮拜或持咒都沒有真正意義。



改變自己,從心開始



今天早上跟大家分享的內容,簡要而言再說一次:



第一點,生起確信,強烈的想改變自己:

首先要思維「什麼是修行?」接著要生起確信來修持。修行不是「因為別人這麼做,所以我也這麼做」的一件事情,修行、學佛不是因為大家都在修這個法,所以我 也去修,大家都去某個地方所以我也去,不再是這樣,對學佛首先有正確認識,因為這是你透過自己去觀察、去試驗,知道這方法有沒有用,這方法是好或壞、善還 是惡、有利或有弊,瞭解之後,認真對待你自己,調伏自心。



你要調伏自心時,是無法依靠模仿而得到的,唯有靠自己認真實踐才有可能得到,畢竟修行是自己的事情。這是整個修行我們首先要去面對的重點,唯有去認真瞭 解,才有可能認識到。首先你要有很強烈的心想去改變,去調伏難以調伏的心,有了這種真心之後,唯有透過自己去實踐才能改變。



第二點,起心動念,就是實修的起點:

要知道心的力量真的很大,當然身體的行為、語言也可以累積很多的善,但重點是在於心,你隨時的起心動念都是具備力量的,要試著讓心思維善的事物,這是很重 要的。當我們抓到要點,任何時間都從起心動念修起,那很自然其他的善也會水到渠成,譬如身的善、語的善等,也自然會積聚發生。



我們常常談到改變、改變,但「改變」並不只是指外在,當然外在很容易改變,塗一塗會讓臉白一些,衣服穿好一點,是會有些改變;但外在再怎麼改變,不從心改 變起,還是沒意義。就好像有些人心裡其實不認同或者有著負面想法,卻假裝地說「可以呀」。身體的改變沒用,語言的改變沒用,重點是心要有所改變,這才是真 正的改變。



這裡講一個故事,曾經有個小官有個隨從,有次這個小官想照鏡子,結果一看鏡子就說:「哇,這是誰,怎麼長得這麼醜?」就要把鏡子丟掉,這時侍從也傻、說溜 嘴了:「你看一次就想吐了,我可是天天看呢!」就像這個故事一樣,我們有時就像是這個官員一樣,以為把鏡子丟掉就沒事了,但其實臉是長在自己臉上,不是長 在鏡子上;再怎麼試著丟掉外在的東西,也無法丟掉心中的惡或不善。



第三點,從心開始,改變自己:

許多人可能心中充滿煩惱,不去面對、不去對治,只是一味假裝、壓抑,其實這是沒有用的。可能以為別人不知道、看不到、感覺不到,所以壓著、裝著,這是沒有 用的。你看很多修行者或者一些很善良的人,不用刻意去裝,本來心就很開闊、很平靜,因此他們不需要刻意去忍;但很多時候很多人修行修得很苦,這是因為刻意 去壓抑,這樣反而不是如法的修持了。



希望大家知道:修行的重點是改變自己的心,所有的改變都是從心開始,不是外在的改變。不然只是會說自己學佛、學佛,說自己是佛弟子,但若沒有抓到要點,只 會說嘴,只是自己欺騙自己。現在欺騙自己,不要到死的那一刻都還在騙自己,那就太可惜了。最重要的是要去觀察、好好問問自己:「我為何要學佛?」「我有沒 有想要從內心改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