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西藏有許多不同的派別,可否請仁波切談談?】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答:所有的佛法傳承、修行方法都來自印度,西藏本來是沒有佛法這種東西的,直到赤松德真藏王時才將佛法介紹到西藏,他也邀請了蓮花生大士等諸印度聖人來西藏,他是西藏佛法的引入與建基者,他對不同傳承的上師都十分親切,許多西藏人也到印度去向很多聖人學法,當他們回到西藏時便形成了不同的傳承,這是西藏傳承的起源。



其中我們所稱為寧瑪巴的舊派是由蓮花生大士所傳下,是最古老的一派,事實上寧瑪就是舊的意思,現今由頂果欽哲仁波切為此派領袖。接著是由許多西藏學者到印度求法回來後所建立的派別,像瑪爾巴從那洛巴那學法,將他的傳承傳予密勒日巴,此後演變為噶舉巴派,事實上噶舉派又分為四大派八小派,另外有香巴噶舉派。而由卓彌大譯師等西藏聖者到印度從那洛巴、唯魯巴、迦耶多羅等印度大成就者處學法,後來形成了薩迦派,這派在西藏流傳很廣,也曾一度統治全西藏,薩迦派是元朝的國教。再來是格魯巴派的傳承,他並不是直接由印度傳下來,其傳承是間接由阿底峽和噶當派傳承及薩迦派傳承來的。宗喀巴在尚未建立格魯派前是一名薩迦派僧侶,後來他自己了悟了特別的方法,因此創立了格魯派。



所有這些不同的傳承,儘管對實相的所持見解和趨入方法不同,他們都同意偉大的空義和究竟佛果,僅在方法和行為上有一點點不同。任何一個成佛的人將他成佛的方法教予他的學生,每個人的經驗總是和別人有所不同,而後來的人將這些東西形成不同派別,這就是四派的由來,但其實不該叫做派別,稱做四種不同方法倒比較恰當,在歷史上曾有八種派、方法的存在,但今天僅剩四種,因為像印度一樣,西藏分為許多小邦國,各有不同文化。我想人們對文化的注意古今皆然,似乎人們對文化和佛法分不大清楚,佛法是佛陀的教授,它不是文化,文化是人所建立的,這完全是兩碼子事;但如果你修學佛法,你須要文化,因為沒有一個人能與文化脫離,因數人一出生就在文化之中,沒有選擇的。就像如果你生在德國,自然便接受德國文化一樣。



如同我們喝茶般,茶杯是文化,茶是佛法,要喝茶就要用茶杯,但喝了茶,就不需要茶杯了,因為你是要喝茶不是喝杯子;同樣地在你了悟之後,便不需要文化了,因為沒有佛的文化這一回事。但當你修持時,文化像杯子對喝茶一樣地重要,我們所要關切的重點是茶,而不是茶杯長什麼樣子。並不只在西藏,似乎每一個地方都在為茶杯打架,有太多的爭執起於對茶杯不同的看法,上述西藏的薩迦、格魯、寧瑪、噶舉各派都曾為了自己的派別 打的天翻地覆;但事實上,佛陀從來沒有特別只教了那一派,不同的文化是適用於不同的人身上。所以我說這四派只是四種不同的方法罷了,但後來學生將他們形成四大文化,其實他們的究竟見解是一致的,但有不同的術語而已,譬如在本尊觀上,寧瑪派叫做"卓千",而薩迦派叫做"昆替也咩",噶舉派叫"大手印",格魯派也叫"大手印"等,人們喜歡不同的術語和不同的解釋方法,像一個人進入空性中,有些派叫做進入清晰的虛空,但其實沒什麼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