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如何修持四無量心中之『慈無量心』?
問:如何修持四無量心中之『慈無量心』?
慈誠羅珠堪布答:修慈無量心,也是分觀察和觀想兩個層次。首先談觀察思惟的方法。此分三種修法:一是知母,二是念恩,三是報恩。其中念恩又可分為四種或五種,總共包括了七種或八種修法。這些修法如果全都修好的時候,自己的心相續必定能生起前所未有的慈心和悲心。
首先修知母,所謂知母是指知道遍天下所有眾生,都曾經做過自己的母親。這樣的修法有什麼依據呢?有兩種:一是教證,一是理證。
我們先談教證,教證就是以釋迦牟尼佛的教導為證明。在經典中,釋迦牟尼佛曾說過,從無始以來,在流轉輪回的過程中,我們在三千大千世界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曾經生過成千上萬次,也死過成千上萬次;從無始以來,我們在流轉輪回時,所捨棄過的肉體,包括我們所做過小如螞蟻之類小動物的肉體,如果可以堆起來測量的話,會高廣如須彌山;從無始以來流轉輪回當中,我們遇到痛苦時所流下的眼淚,如果集中起來,會比印度恒河等四大江河的河水還要多、還要深;我們從無始以來流轉輪回中,曾經墮在地獄和餓鬼道,那些時候所喝過的濃血和銅汁,如果能收集起來,會比四方的海洋還要深、還要廣。
釋迦牟尼佛以上的教導,可以讓我們清楚地知道:輪回是無始無終的。既然輪回無始無終,當然生死也是無始、無數,而只要有生就大多數必定要依靠母親,所以在這無始無終、冗長繁複的過程中,每一個眾生都必定曾經做過母親,而且,每一個眾生都曾經做過自己的母親,這也是毫無疑問的。這便是知母在教證上的依據。
第二個依據是理證。釋迦牟尼佛有位大弟子叫嘎德雅納,是小乘的大成就者,有關他的傳記記載於釋迦牟尼佛的律藏中。嘎德雅納常常以神通、神變到地獄和餓鬼道,也經常朝山拜佛,在人間到處走動。有一次,他見到一位婦女,手裏抱著個孩子,正在吃魚,有一隻狗在她面前,她一邊吃魚肉,一邊把魚骨頭往狗身上扔,那只狗就吃著她甩下來的魚骨頭。於是,嘎德雅納運用神通,觀察他們之前的因緣,原來這位婦女手中的孩子,是前世殺她的仇人,所吃的魚前世是她的父親,那只狗是她前世的母親。依據嘎德雅納的觀察,親怨無常確實是輪回的現象;而在無始無終的輪回流轉過程裏,一切眾生都做過我們的母親,也是無庸置疑的。只不過我們沒有嘎德雅納這樣的神通,又不能回憶前世,所以無法直接知道輪回真相罷了。
不止是釋迦牟尼佛時代有人能知往世,就是現在也有這樣的人。譬如:在印度新德里有一位小女孩叫項諦•德碧,自從會說話,便常常講她的前世在姆特拉的生活過程。有一天來了一位客人,她很親熱地說,這是我前世丈夫的堂兄,也住在姆特拉。這位客人確實是從姆特拉來的,她所說的丈夫還在,因此客人很奇怪,然後小女孩的父親和客人商量後,決定安排小女孩和前世的丈夫及三個孩子作一次會面。這件事根本沒有讓小女孩知曉。不久,丈夫及三個孩子來到少女的家,小項諦一見到他們非常高興地叫道:“我以前的丈夫來了。”不顧一切地投入那位先生的懷裏,哭了起來。項諦又跑到三個孩子跟前,流著眼淚說:“毗哈裏長得多大呀。”這件事立即在新德里傳開。科學家們組成了特別的調查委員會,把項諦帶到姆特拉實地調查,她說出的一切都是千真萬確的事實。除輪回轉世外,科學家們根本不能找出什麼其他的原因。後來項諦畢業于印度旁遮普大學,曾任德里女子文理學院哲學講師,當她三十多歲時,還能回憶前世的情形。不僅僅有人轉於人,而且包括人轉於傍生,傍生轉於人的事例在世界各地也屢見不鮮。曾經有一人死後轉於豬,它的前左足尚為人手之形,這一奇聞曾轟動上海,其照片現在還有。現在,輪回問題引起了國外科學家的普遍興趣,很多人參與了這方面的研究,最終的研究結果都無法否定佛教的六道輪回學說。
我們一般眾生,並沒有回憶前世的能力,因而無法回想起以往流轉輪回的經歷;同時更沒有神通,除了眼前那麼一點點事以外,對其他一切世間、出世間的事,都毫無所知,不必說到前世、後世那麼久遠,就是明後天自己的前途,也不一定知道得清楚。那麼,前世、來世誰是自己的母親,當然是絕不可能知道的。不過,依據這些特殊人士記憶猶新的親身經歷,我們可以確信:輪回確確實實是無始無終的;從無始以來,一切眾生都曾經做過我們的母親。
以前有些人說,沒有前世、後世這回事。他們的說法是:心只不過是隨著人的肉體而存在的附屬品,若肉體不存在,則大腦不存在,因此就不會有心識,也不會有靈魂;又說,思惟是大腦所產生的作用,而人去世的時候,大腦是帶不走的,既然沒有大腦,思惟就無從產生,所以不會有靈魂,不會有心。然而,最近世界各地陸陸續續發現了十多個沒有大腦的人,他們的思惟能力卻比一般人來得更強,當然前面這種說法,也就不攻自破,所以是屬於不究竟的學說。又有學說認為,原始大氣中的無機物合成有機物;這些有機物隨著雨水流入大海,海水的保護作用使它們免遭紫外線和宇宙射線的破壞;有機物逐漸增加,不久形成核酸和蛋白質,並最終形成生命;海洋生物向陸地遷移,先是低等的羊齒類植物登上陸地,進而像蜘蛛那樣的動物也登上陸地;魚逐漸進化為肺魚,進而演化為兩栖類,以後又分化為各種生物;最終人類出現了。這種學說也很難成立,假如能成立的話,那充其量也只是說明了人在肉體方面的演化過程罷了,至於心的產生和存在現象,則完全是另一回事,不能混為一談。
現在海內外有許多再生人的存在,便是最好的事實證明。輪回是這些再生人的親身經歷和體驗,絕非胡思亂想的虛構故事,更不是無憑無據的談玄說怪。他們的肉體產生在現世,並不是前世帶來,但是他們的心識都清清楚楚知道自己是再生人。所以,心和物質軀體兩者的領域各有範疇,不相混淆。縱使進化論所說屬實,也只限於在人的物質軀體範圍內而講,至於心的領域,則完全未曾涉及,所以自然也是不究竟的。
此外,目前有些高層次的知識份子,雖然不信宗教,不信輪回,不過他們明白,人的中陰這些靈魂的確存在,並且還立了一個科學名詞,稱之為“生物場”。最初他們發現這些現象時,感到非常驚訝,在報告書中說:“見到這種稀奇現象,晚間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也難怪他們會睡不著,以前他們一直執著人沒有前世,沒有後世,現在卻知道了所謂“生物場”,也就是人中陰魂的存在,不覺得稀奇才怪,睡不著那是理所當然的啦!
這一點在我們佛教徒來說,不過是最基本的佛學知識而已,只要學過顯宗或學過密宗,連八歲小孩都會知道。因為釋迦牟尼佛在顯宗和密宗的教導中,對輪回的解說,比現在再生人所說出來的過程,還更詳細、更深廣。所以,再生人的出現、生物場的存在,在我們來說,並不算是什麼稀奇的事。
無論是再生人的親身經歷,或是科學生物場的發現,這些都足以證明輪回是推翻不了的事實。所以,在無始以來流轉輪回的過程中,眾生的確都做過彼此的父母子女,因此,如大乘裏所說:天下所有眾生都做過自己的母親,就不僅僅是宗教上的說法而已,而的確是一個可靠的事實。以上屬於知母的理證。
於是,依據上述釋迦牟尼佛的教證,以及現世知識的理證,我們可以很清楚地抉擇:天下所有眾生都曾經做過自己的母親。
經過了清楚地抉擇,我們就可以開始修法,先修過皈依、發心之後,在靜處坐下來,閉上眼睛,一個一個深深思惟,是不是這些眾生的確都做過自己的母親?這樣經過深深思惟而修起來之後,就會對“一切眾生都曾做過自己母親”這個觀點,生起特別的信念。這樣的修法就稱為知母。
第二個修法是念恩,念恩就是回憶、想念、追念母親的恩德,追念母親不可思議、難以計量的恩情和功德。這些恩德又可歸納為四種或五種,在一般人而言,有賜給軀體、賜給壽命、賜給財物與教世間法等四種,而對有機緣修出世間法的人來說,再加上賜給人身而得以自在修出世間法,即成五種。
一、賜給軀體的恩德:我們知道人前世的肉體,是無法帶到後世,必須捨棄的,舍去之後便到了中陰,在中陰的時候,並沒有可依靠的軀體,只有一個心造的意體,也可以說是意身,那是猶如夢中一樣的身體。這個意身,在中陰當中毫無目的、無依無靠地流轉,直到有了母親,才再度獲得一個肉體,如果沒有母親的話,要得到這個人身是絕無可能的。所以,賜給軀體是母親對我們第一大恩德。
二、賜給壽命的恩德:人剛生下來的時候,是沒有能力靠自己活下去的,如果母親不養育我們,生下來之後第二刹那,立刻就會去世,哪里能活到今天呢?所以,我們的壽命可以說就是母親賜給的。
三、賜給財物的恩德:呱呱墮地的那一刻,我們身上連一件衣服都沒有,更不用說財物了。母親耗費了她所有的財物,來撫養我們成長。
特別是在有些偏僻的山區、農區或者牧區,做母親的要養育一個子女,實在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她們每天勞累身體,受了很多痛苦,造了很多業障,然後才能得到一點點的財物,還捨不得自己吃,捨不得自己穿;捨不得供養,捨不得佈施,全都拿來養育自己的子女。而更窮苦的那些乞丐,每日三餐全無著落,身為母親的,在天天辛辛苦苦討到一點點的飯裏,如果有一點好吃的,自己也捨不得吃,都留給自己的子女;如果找到一件衣服、一塊布,比較好的部分,都用來做衣服給子女。這些貧窮的母親,吃了很多苦,造了不少業,才能獲得那麼一點點的財物,也全都用來養育自己的子女。
不但人類的母親如此,就算是一般被我們認為比較沒有慈心、沒有悲心的動物,如:毒蛇、老虎、豺狼等等,他們對自己的子女,也同樣有不可思議的慈心和悲心。它們殺死成千上萬的眾生,造了不少的罪業,為的就是養育自己的子女。這些我們一向認為沒有慈心和悲心的動物,對自己的子女都尚且有如此不可思議恩德,更何況其他動物呢?又何況是人呢?其實普天之下所有母親,同樣都是將自己辛苦所得,賜給子女,使他們得以成長,對子女都有不可思議的恩德。
賜給財物的恩德。我們這樣講只能算是很淺近的,每個人最好能就自己的經驗上,去觀察體會,從小到大,母親怎樣養育、照顧、教導與疼愛我們,每項恩德,都慢慢回憶、一一追念,這是賜給財物恩德最好的修法。
四、教世間法的恩德:人剛生下來的時候什麼也不會,連穿衣和走路都不會,母親教我們怎麼走路,怎麼說話,怎麼吃飯等等。因此母親也就是咱們來到人間後的第一位老師。
五、賜給人身,使我們可以自在修出世間法的恩德:由於得到母親賜給的人身,只要我們願意得到解脫,經過修行,即身就能成就,最遲下輩子也會成就。而且,無論聲聞、緣覺、菩薩道或密乘道,想修什麼法都自由自在;而如果母親沒有賜給我們這個人身,就聽不到法,見不到佛和菩薩,聞思修更談不上了。所以,我們能修出世法,完全是靠得到人身,而這個人身正是母親賜給我們的恩德。
以上五種恩德,一一思維,便是念恩的修法。念恩修好之後,就會對母親生起一份特別的慈心和悲心,每個人對自己的母親本來就充滿慈心和悲心,現在再依靠這些殊勝的竅訣、殊勝的要領來修,則對自己母親所生起的慈心和悲心,必定會更加廣大、更加深遠。
念恩修好之後,接著修報恩。既然經過以上深深的思維,體會出母親對自己的恩德是如此深厚、如此不可思議,那麼,這些對我們有不可思議恩德的眾生,如今都在哪里呢?如果他們都已經得到解脫、已經成了佛,那就用不著我們再報恩,沒有必要了,但是我們敢保證,大部分曾經做過自己母親的平凡眾生,一定在惡趣裏面,可能是地獄,可能是餓鬼道,或者是傍生,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在前世,為了得到財物來養育子女,大多數母親都造了不可思議的惡業,所以現在一定都墮在惡趣中,正受著果報。而且,由於前世因緣,他們特別會出現在我們經常見得到的眾生當中,尤其是現世殺生的人所殺到的那些傍生。例如,釣魚的人所釣到的魚,獵人所能打到的獵物等等,一定都是他們前世的母親,這些母親前世曾經對他們有過不可思議恩德。
正是由於前世因緣,現世在我們身邊附近出現的眾生,一定是自己前世父母,而這些對我們有不可思議恩德的眾生,全是為養育我們造下了惡業,如今受報墮入傍生,正在我們眼前受苦。我們該怎樣救度他們才好呢?該怎麼報答他們對自己不可思議的恩德呢?佈施錢財當然可以報恩,不過並不是最好的辦法,因為錢財佈施總有窮盡的一天,到那時候,他們還是會繼續受苦的;修法報恩才是最殊勝的方式。我們先修法,得到菩薩的果位、佛的果位,再來救度他們,那時候就非常方便了。證悟初地菩薩果位之後,一刹那就能度化一百個眾生,那麼一天之內,初地菩薩能度化的眾生有億萬之譜;進一步證得第二地菩薩果位時,一刹那可以度化一千個眾生,以此類推,菩薩果位元的層次愈高,度眾生的能力就愈強,當然證悟佛果時的殊勝,就更不可思議了。即使未證佛果,能證初地菩薩的話,救度眾生就已經非常方便了。
因此,我們要報恩,首先要學佛,然後成佛;在沒成佛之前就將自己所造一切善根回向眾生。能以菩提心、大悲心回向眾生,不但是自己造善根,同時也一定能利益眾生,因為有大悲心的人回向,眾生必定能得到這個善根而離開痛苦。假使我們回向時,一點點悲心都沒有的話,眾生能不能得到利益就很難說了。慈悲心是度眾生的一個方便,同時也是清淨自己業障最殊勝的方法。只要有悲心,一定能度眾生。一切法之中,最重要的就是菩提心、慈悲心。由以上的思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報恩最殊勝的方法就是成佛。
依靠這七種修法,一一觀察,修成以後,會得到什麼體會呢?會得到一個誠心誠意度眾生的心念。
經過以上的觀察、思維,深深體會到母親的恩情之後,進一步就開始作觀想。首先,在自己的面前觀想現世母親,形相就是現世母親,不必像密宗其他修法那樣觀想本尊。觀想清楚之後,開始回想,現世母親對自己的恩德正如前面所觀察的那樣深厚。接著再想:從無始以來,她已經做過我無數次的母親,每一次賜給我的恩德,都是同樣地不可思議。這樣觀想之後,一股異乎尋常的慈悲心,自然會油然生起,本來每個人對自己母親就有很大的慈悲心,再經過這樣觀想以後,更容易對現世母親生起特殊的慈悲心。
當特殊的慈悲心修起來的時候,就不用繼續觀想自己的現世母親,這時在自己的面前開始觀想一個普通人,既非親屬,亦非冤仇,而是和自己沒有任何關係的普通人,由於前面我們已經抉擇過:一切眾生都曾經不只一次做過自己的母親,所以面前這個普通人,當然也曾做過自己的母親,那時候他對自己的恩德,和現世母親是完全一模一樣的。這樣再三觀察,直到對這個普通人,也能生起極大的慈悲心為止。
接著又將一個經常陷害自己的仇人,觀想在自己面前,然後觀察:現世他雖然是仇人,曾經害過我,但這是我自己的業障,一定是前世我害過他,否則,無因無緣這世他不會害我,任何現象都是有因有緣,沒有因緣就絕對不會發生,因此,這世他這樣害我,當然是我自己的業障;再說,從無始以來流轉輪回當中,這仇人也曾做過我的母親無數次,那些時候,他也像現世母親一樣,對我也有同樣深厚的恩德。就這樣觀察,最後對仇人一定也能生起很大的慈心和悲心。
無論對自己母親、普通人或仇人,都能修起慈悲心之後,再將天下所有一切眾生都觀想在自己面前,也對他們修起同樣的慈悲心。一旦我們對天下所有眾生都能生起相同慈悲心,普天之下就再也沒有任何一個人是我所恨的了。最後,天下所有眾生,都像真正成為自己母親一樣,能這樣修起來之後,無論見到任何人,自己心裏都只有高興,不會起嗔心。一個人一旦能抵達這種境界時,無論他到什麼地方去,眾生都一定能受益,見到他的眾生、聽到他聲音的眾生以及與他結緣的眾生,都會蒙受利益,對他們都會成為有意義的事。於是,我們可以說,他就是菩薩了。
如果我們沒有修起這份悲心,內心並沒有什麼感應、感受,只是到一位上師面前去受一個菩薩戒的儀軌,自己就以為得到了菩薩戒、具足菩提心,這根本是個妄想。只靠外表一個儀軌,怎麼可能真正生起菩提心呢?又怎能得到菩薩戒呢?我們必須依靠這七種修法,一一修習,直到內心修起了這份悲心,再到一位持戒清淨的上師面前,接受菩薩戒的儀軌,這樣,才能真正具足菩提心、得到菩薩戒。
以上是慈無量心的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