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商店裡出售的一切,都是為了使我們更散亂!
宗薩欽哲仁波切

我們生活中的罪魁禍首,西藏人稱為yeng。英文裡,你可以粗略地把它翻作散亂。為了讓我們更好地理解散亂,也許我們可以試試用一些別的詞。英文裡,有一些很好的表達——“激動起來”與“被困住”。我相信中文這麼古老的語言裡也有更好的用語。“發愣”——讓我們再形容一些。它可以變得相當極端。有時,你是如此的散亂,你的嘴張著,一隻蒼蠅飛進去,甚至還有時間飛出來,你都還沒有意識到。

在較細微的層面上,幾乎所有我們所做的,幾乎所有的一切——甚至是我們現在所修的念住,都是某種形式的散亂。基本上,輪回的特徵實際上就是持續的散亂。這是我們所唯一擁有的。所有這個地球上的一切,所有商店裡出售的一切,都是為了使我們更散亂。此刻,散亂似乎正在大傾銷,香港的價格更便宜。

想得到讚揚是一種散亂;想得到注意是一種散亂;逃避批評是一種散亂。基本上,即使嚮往小小的舒適都是一種散亂。很多我們做的事,在俗世裡被稱作“不散亂的”、“全神專注的”,從修行的角度看,它們只不過是一些很有組織、很有文化的散亂。只要有一個目標,你就必然會有散亂。舉例來說,禪修時,我們總有個目標——如果不是為證悟,至少是做個平和寧靜和有自控能力的人,這意味著,我們在禪修上渴望有所進步。看,現在進步就是其中一個最大的散亂。渴望有所進步就是禪修最大的散亂。

當散亂初起時,可以說是“沒問題的”,但散亂通常都會演變成沉迷。實際上,所謂的佛法,不論如何教授或修持——無論是在上座部的國家裡剃了頭的僧人,或是西藏佛壇上所有複雜的儀軌,凡此種種——所有這一切只有一個目標,一個目的,就是將散亂拆除解體。但是很多時候,這些設計來消除散亂的方法本身,恰恰成了散亂的來源。我敢肯定,許多上座部的修行者被諸如頭髮到底應該剃到離頭皮多近、什麼才算是真正的黃色僧袍、如何穿著,被所有這些導致散亂。類似的,西藏人則為哪個食子應該放在哪個食子的後面而散亂。如我前面所說,人類就是不能不帶某種形式的散亂來溝通、生活或存在。

你可能會問:“那你為什麼還教這麼多不同的東西,這些儀軌、咒語,所有這些?”正如我在這五天剛開始時說的,最簡單的事,也是最重要的事,就是住於當下。但是我們無法欣賞它。我們渴望複雜。住于當下——簡樸的修法——真的太過難以忍受。我們沒法相信它。所以無論你是去日本的禪宗寺廟,他們說那裡崇尚簡潔,他們沒有儀軌,對嗎?但是要製造“簡單”,好比一片楓葉落下,然後有人去撿起來打掃乾淨等等,這同樣是造作的、虛構的、難以修持的。就像是如果你去印度或西藏,那兒的佛壇上亂七八糟地堆放著太多的顏色、太多的照片、太多的佛像。同樣是造作的。西藏僧人忙著製造雜亂而散亂;日本僧人則忙著收拾整理而散亂。如果我說,就象昨天講的,當一個如一碗面般世俗的念頭出現在你的腦海,只要覺知它,就已經夠好了。如果我這樣說,你多半是不會滿意的。念些咒語、修些儀軌、做一些更儀式化的東西會更讓你滿足。我也是這樣的。


——摘引自“2008年7月香港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