缽(梵名Pa^tra)為比丘的隨身六物(三衣、缽、坐具、漉水囊)之一。又稱為缽多羅、波多羅、缽和蘭等。意譯作應器、應量器,即指比丘乞食所用的食具。



  其種類有鐵缽、瓦缽之別。持缽行乞稱為“托缽”。由於比丘持缽以應受他人的飲食,故缽亦稱應器。



經典中的意涵

缽為盛裝飲食的器具,表能療一切眾生饑苦之病,受無上法味。千手觀音其中一手持物即為寶缽,經雲:“若為腹中諸病苦,當於寶缽手。”



  在《太子瑞應本起勁卷下記載,佛成道後七日(一說是七十七日)未食,恰巧有提謂、波利二商主獻上耖蜜,當時佛陀知見過去諸佛皆以缽受施。四天王知佛陀所念,各至須頰山上,從石中得自然之缽,俱來上佛。佛陀乃受四缽置於左手之中,右手按其上,以神力合為—缽。



  在《出三藏記集》卷十五《智猛傳》中記載此佛缽:“又于此國見佛缽,光色紫紺,四邊燦然。”而《高僧法顯傳•弗樓沙國》條則描寫此缽:“雜色而黑多,四際分明,厚可二分,甚光澤。”



  而佛缽之容量,據《法苑珠林》卷三十載僧伽耶舍之缽:“釋迦如來在世之時,所用青石之缽,其形可容三鬥有餘。”另據《高僧法顯傳》所載,可容二鬥許。



  當初佛陀度化拜火三迦葉時,即將吐火之毒龍放入缽內收伏。佛人滅後,其缽曾被慎重安置,受信徒供養禮拜。法顯《佛國記•弗樓沙國》中記載月氏王欲強取此缽供養之事:“佛缽即在此國,昔月氏王大興兵眾,來伐此國欲取佛缽,既伏此國已,月氏王篤信佛法,欲持缽去,故大興供養,供養三寶畢,乃校飾大象置缽其上,象便伏地不能得前。……王知與缽緣未至,深自愧歎,即於此處起塔及僧伽藍,並留鎮守種種供養。”



持缽的本尊

  釋迦牟尼佛(梵名Sa^kya-muni—buddha),又作釋迦文尼、奢迦夜牟尼、釋迦牟、釋迦文,略稱釋迦、牟尼、文尼。意譯作能仁、能忍、能寂、寂默、能滿、度潑焦,或稱為釋迦寂靜。又稱釋迦牟尼世尊、釋尊。而《白寶口抄》中釋其名說:一切眾生惡業當熾盛,日夜常恒無窮無盡,喻海水流人潑焦山無盡,故以眾生喻潑焦山,釋迦出世成道濟度眾生,故名“度潑焦”也。



  釋迦牟尼佛為此娑婆世界佛教教主,約在西元前五百餘年,出生於北印度的迦毗羅衛城。



  釋尊一生的弘法生涯,大約有四十餘年,最後在世壽八十歲時,於拘屍那羅人於涅盤。



  關於釋迦牟尼佛的尊形,于胎藏曼荼羅釋迦院中,為身呈黃金色,著赤色袈裟,雙手當心結說法印,趺坐於蓮花之上。其密號為寂靜金剛,三昧耶形為缽形,印相為智吉祥印或缽印。



  其尊形中亦常見有持缽之形象。

  而堅牢地神,也以缽為持物。



  堅牢地神(梵名Prthivi),音譯作比裏底毗,缽羅體吠、畢哩體微。又作堅牢、堅固地天、地神天、堅牢地只、持地神、地天。為色界十二天之一,乃主掌大地之神。《方廣大莊嚴經》卷九《降魔品》亦記載,佛陀初成道,此地神為作證明,從地湧出,曲躬恭敬,捧盛滿香花之七寶瓶供養。

  其位於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院東方之尊形為身呈赤肉色,戴寶冠,左手捧缽,缽中有鮮花,右掌向外置胸前,坐於圓座。



此類持物常見諸尊

  釋迦牟尼佛、藥師佛、無垢光菩薩、千手觀音、香象菩薩、堅牢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