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個故事裡面說,有人在定境裡看見阿彌陀佛
某個故事裡面說,有人在定境裡看見阿彌陀佛接他來了,於是準備往蓮座裡跳,這時候上師拉住了他,還丟進去一個金剛杵,結果第二天院子裡一頭母牛就生下了一個金剛杵,當時他如果跳進去的話就墮入畜生道了。所以,也不要執著那些佛。
《古尊宿語錄》卷二稱:“若執本清淨、本解脫、自是佛、自是禪道解者,即屬自然外道;若執因緣修成證得者,即屬因緣外道;執有,即屬常見外道;執無,即屬斷見外道;執亦有亦無,即屬邊見外道;執非有非無,即屬空見外道,亦雲愚癡外道。只如今但見莫作佛見、涅槃等見,都無一切有無等見,亦無無見,名正見;無一切聞,亦無無聞,名正聞,是名摧伏外道。”遠離一切執著,才是正道。
《楞嚴經》中說的那五十種陰魔,大多看起來像是修煉中可能出現的境界,但它們被稱為陰魔。為什麼呢?因為你一旦對其中一種境界產生了貪執,它就會束縛你的心靈,變成你的心魔,所以經典中稱它作“陰魔”。當然,如果你不在乎它,那陰魔也奈何不了你。所以說,是魔障,還是調心的道具,完全在於你心的明白程度而定。
我們並不是說你在禪定中不該出現那諸多的覺受,也不是說那境界不對,不對的是你貪婪的心,不對的是你對某一種境界的執著。一旦你貪執那境界,它就變成陰魔了。
同樣的道理,當你貪愛各種光明和感受,看起來好像得到了一種禪定的快樂時,實質上你仍然陷於欲望和昏沉。注意,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不明白這一點的話,哪怕你修上一萬劫,也仍然是欲望的奴隸,仍然是很難證得究竟、很難真正解脫的。
那麼,要是出現那種種色境,又該怎麼辦呢?順其自然,什麼也不貪,禪定中的快樂不貪,光明不貪,各種境界都不貪,五十種陰魔的那種境界,更不要貪。比如,你在坐禪的時候,覺得心裡特別寧靜,什麼煩惱也沒有,甚至感覺自己與整個宇宙融為一體,非常逍遙快樂。但是,你不執著它,就像你不執著於一首好聽的歌一樣。它來與不來,你都應隨緣。無貪,放下!就是解脫。
有時候,當你精進修行時,因為欲望安靜了,執著止息了,不再貪戀任何東西了,就會得到一種清晰而空明的覺受。安住於這種清晰而空明的覺受中,你會覺得自己自由了,解脫了,其實這樣還不究竟。為什麼不究竟呢?因為這只是一種身體上的覺受,是一種修煉時的境界,而非智慧的真正增長。所以,坐禪時,你可能覺得自己很自由很快樂,但一遇事,就無法再像坐禪時那樣快樂了,又開始覺得紅塵在壓迫你了,紅塵不再美了。
所以說,真正的究竟解脫,是把所有東西都打破。打破一切執著,打破所有貪婪,打破一切有為之法,你才可能真正得到究竟的快樂與自在。
好多人以為大手印是深奧和神奇的,其實並不是這樣。它非常質樸、簡單,全部的內容就是破除所有執著,破除所有貪婪,破除所有有為之心。當你能夠在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中保任明空,同時又打破了保任的概念與形式時,你也就證得了大手印。
這時,大家也許就明白了,我為什麼說往生並不究竟。因為往生也是一種執著,不過這種執著和別的執著不一樣,它是用一種執著,把世界上其他的誘惑抵擋了。但這時候,往生佛國僅僅是個中轉站,到了那裡還得繼續修,才能究竟解脫,因為你還有最後一個執著。所以說,往生不是了義的解脫,不是究竟的成就。真正了義的,證得究竟的人,是沒有往生的,因為他已融入了法界,跟空性一體,是不生不滅的。
有位成就者,叫廣欽老和尚,他死時說,無來亦無去,沒有事。這就對了。為什麼呢?因為他不執著於生死,也不執著於解脫,心裡沒有任何執著、隨緣任運的時候,便融入了法界,與法界一體,自然無來也無去。大文學家蘇東坡臨死的時候,別人說你要著力呀。蘇東坡回答說,著力即差。這就對了。這又是為什麼呢?因為,一旦著力便不能隨緣,反倒生起執著了,所以說著力即差。
如果有人說,阿彌陀佛接我來了,我要到佛國去。那麼,這雖然也很殊勝,但還沒有證得究竟。當然,有些禪師,為了讓弟子們安心,也會不了義地權說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