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輪回的問答 索達吉堪布
關於輪回的問答
索達吉堪布
◎問:我來自河北師範大學教育技術系,我帶著半信半疑的態度來參加研討會。我想問的是:在科學中可以作出假設,通過一系列實驗去驗證這個假設,得出一個結論。而佛教前世今生的理論及有人口述自己的前世時,是否有一種方法去證實?
上師答:第一個問題,前生後世的理論,有沒有一種方式證實?有。《釋量論》和《量理寶藏論》中說:眾生今世第一刹那的心(有法),是依靠前世心識這一根本因為前提的(立宗),因為除了自己前面同類的因外,不觀待其他任何法之故(因),就像我們現在的心(比喻)。
今生的第一刹那心,前面肯定有心。為什麼?因為心的近取因(最主要的因、根本因)就是心,除了心以外,不可能從其他任何法中產生。有些人可能不承認,它不是觀待我們的身體和父精母血嗎?但這是次要的緣,不是根本因。而心識的根本因不是心識的理由,是無論如何也找不到的。同樣,如果沒有遇到其他障礙,未來的心識也會不斷地存在,具足因的緣故。這個三相推理非常尖銳。如果你覺得這個推理無法證成,可以在台下和我辯論。
第二個問題:你認為用科學實驗來證成前後世比較困難,是這樣的。科學實驗一般是在物質上試驗,而心靈是無形之法,是非常微妙的。比如,現代科技可以把聲波變成無線電波,又還原成聲波,雙方都可以聽見;中陰的心識,也如聲波一樣。最初是可見的身體,離開肉體之後,成為無形無色的意識之身,而後,又轉為下世的身體。對此,西方科學家已用科學實驗證實。
英國醫生山姆在對瀕死病人進行的試驗中發現,100人中,有7個被搶救過來的病人,能說出自己“靈魂”離體時,看見他放在天花板下方,一塊不透明薄板上的小物體。除山姆外,沒有人知道這些小物體是什麼。但在瀕死體驗中,靈魂飄到天花板上,看見了它們,所說的內容和真實情況完全一致。山姆是世界上首次用重複科學實驗的方式證實“靈魂”存在的人。
最初,你持半信半疑的態度,這樣非常好。禪宗說:大疑大悟,小疑小悟。假如小疑,就不會有探索真理的欲望;如果大疑,在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之後,一定能遣除一切懷疑。
◎問:整個大千世界生命體的數量是恒定的,還是有變化的?它們之間是什麼關係?每個個體最初是如何產生的?又如何在六道輪回中遷變?最後又會怎麼樣?謝謝堪布。
上師答:事實上,不僅是生命,物質也同樣如此。按照佛教理論,世界有成住壞滅四個階段,就這樣周而復始。此生的生命,從整體而言,屬於一個總的生命體系;別別地來說,在每一個眾生還沒有成就前,生命就會不斷延續。但是生命有沒有一個總的恒定統計數呢?沒有。
佛教講眾生無邊,原因是我們的世界無量無邊。如剛才一位學者所說,如果你讀過《華嚴經》玄妙的華藏世界,才知道世界浩如煙海。從世間的角度看,不僅是整個宇宙,即使是自己的生命,也是不可能了知的。
依靠天文學家,最多只能看到一個地球、幾個銀河系;無量無邊的世界體系,天文學家還認識不到。生命也是如此。在浩瀚的世界中,有無量無邊的眾生。每一個眾生的心識,都持續不斷地存在。這種存在,是非常神奇而又微妙的。
任何一個學問,尤其是難以思議的道理,不是任何人都能瞭解的。比如量子力學,雖然科學人士對它深信不疑,但對其他人來說,很難瞭解其堂奧,只能是半信半疑。
◎問:如果每一世都有前生後世,生命是不是就會一直持續不斷地存在?
上師答:不僅僅是生命,包括水啊、火啊,它的分子前面的因,是不斷存在的。這在佛教中叫近取因(最主要的因),對此,《俱舍論》中有詳盡地描述。如果沒有證悟空性,未斬斷六道生命的續流,就會在輪回中無盡輪轉。
如果證悟了無我空性的境界,就像火的種子遇到了水,把它毀滅了;或者,青稞、大米的種子遇到了火,把它燒死了。這樣,你再也不會流轉到這個世界中。
◎問:那我們的生命,最初是從何而來?
上師答:最初,從無明而來。就像空中的雲,它偶爾產生,但一直不斷地產生,直到遇到陽光,才會消失。這就是輪回的因。如果你思維生命最初從哪裡來,可能不得不承認,它應該有一個開始。不僅是生命,任何一個法,無因無緣是不會產生的。
怎麼產生的呢?這一點,我們在傳密法時,會談到基道果,尤其是講到基中的阿賴耶識時,你會瞭解生命的起源。在無垢光尊者的《如意寶藏論》和《勝乘寶藏論》中,也詳細地闡述了生命是如何從無明中產生的道理。
◎問:堪布您好,我來自南京大學,我想問您兩個問題。一個是,您是否知道自己的前世?第二個,我們是否會輪回到植物或其他東西?我一直在想,吃植物是不是殺生?
上師答:這兩個問題都問得很好。第一個問題:我想不起自己的前世。但是,因為我非常熱愛善法,熱愛出家生活和寺院寂靜的環境,所以,我猜想自己前世當過出家人。這是按今世的習氣來推斷的。還有,遇到一些特殊地方,會生起不同尋常、似曾相識的感受。有些書中的道理,我不用記,念一遍就背下來了。是不是前世到過這個地方?或背過這本書?當然,這只是我的一種懷疑。
在學習佛經、論典和現代科學家查證的一些實例後,我思維過很久。我知道前後世存在的途徑,不是依靠現量,而是靠比量推理。通過推理,我完全確定前後世是存在的。
第二個問題:吃植物是否有殺生的過失?許多學者、包括一些法師也認為,吃蔬菜和吃肉是一樣的。其實,植物和動物完全不同。《楞嚴經》中也說,若認為“十方草木,皆稱有情,與人無異”,則墮入外道,“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涅槃經》中,佛告迦葉:“眾生佛性住五陰中,若壞五陰名曰殺生。”也就是說:動物具足五蘊,當我們毀滅它的生命時,它會有苦樂的感受,因此有殺生的過失。
植物遇到陽光時,雖然有不同的反應,從廣義上來說,可以稱之為生命,但不是真正的生命。動物和人類,才是真正的生命。佛教所說的殺生,不包括植物。因而摧毀植物,不像摧毀真正的生命那樣,有很大的過失。
◎問:堪布您好,輪回的因是什麼?既然六道輪回是痛苦的,那為什麼會有輪回存在呢?
上師答:輪回為什麼是痛苦的?為什麼存在?火為什麼是熱的?江河為什麼往下流?這就叫自然規律。《解義慧劍》中說過四種因,其中一種叫法爾理,法爾理就是一切事物的自然規律。如果懂得了法爾理,很多疑慮都會迎刃而解。
當你從輪回中解脫時,就會遠離輪回的一切痛苦。佛教四法印中說:“諸受是苦”。有些人以為的歡樂,只是一種暫時的刺激,只能增加痛苦,雖然有些人可能不這麼認為,那是因為他從來沒有真正觀察過他的感受。如果能學習《中觀四百論》前八品,對輪回中的一切感受都不離痛苦的道理,就會徹底明白的。
◎問:如果一切外境都是自己的心,那輪回和我們所見的一切,都是我們想出來的嗎?
上師答:這個問題,有兩種解釋方法。我們無論討論什麼問題,都要瞭解,我們是在哪一個層面討論它。因為,任何一個事物,都有它現象的一面和本質的一面。這個問題是在名言中討論的,但名言的顯現中,也分現相和實相兩個方面。
在名言現相中,按照佛教的觀點,是不承認萬法唯心的。而是認為,無論是生命還是輪回,都是由因緣產生的,在現象和它們的因緣之間,是一種因果關係。但在名言實相中,按照唯識宗的觀點,一切萬法都是唯心所現。這時,一個人面前顯現的世界,與他的心息息相關。
◎問:任何事物都有發展和消亡的過程。從古至今,六道輪回有沒有發展?比如變成七道輪回、八道輪回?又有沒有消亡?
上師答:從佛經記載的賢劫一佛、二佛、三佛的佛教理論來看,無始以來,六道輪回就一直存在。在漫長的時光中,它並沒有因為什麼突發的事件或變異,就像科學家發現基因突變一樣,變成七道或八道輪回。
六道輪回不是某一個人隨心所欲創造的,而是佛陀超越一切概念的無上智慧觀察到的一個客觀事實。但同時,在無量世界中,每一刹那都有無量眾生從輪回中獲得解脫。對超越三界輪回的個人而言,這就是輪回的消亡。
從生命的本體及它的延續來看,沒有什麼發展不發展,完全是一種自然規律。每一世中,我們都因為不瞭解現象和自心的本性,由煩惱驅使,依靠善行、惡行和不善不惡之行的強大力量,身不由己地在六道中流轉。
問題是,我們能不能認識這種自然規律,從而反其道而行,斷除輪回的因?這才是終結輪回的關鍵。
◎問:根據馬克思主義哲學,一切事物都在運動、變化和發展中,最後都會消亡。佛教對這個問題是怎麼解釋?謝謝。
上師答:無論是“一切事物都在運動、發展乃至最終消亡”的見解,還是“最初認為事物是靜止的,後來發現事物是運動”的觀點,在物理學或量子力學的歷史上,對事物的認識,一直有一個不斷發現、不斷推翻的發展過程。迄今,這個過程仍在繼續著,並沒有走到終點。
如果科學家對佛教無常觀有所瞭解,就會發現,這個問題,早在釋迦牟尼佛的無常觀中,已經作了詳盡的解說。佛教的無常觀,又分粗無常和細無常。在粗無常的層面,一切事物都有生、住、滅的過程;這相當於一切事物都是運動、發展並最終會消亡的觀點。
在細無常裡,每一事物都是刹那生滅的,相對於它前一刹那已經滅盡來說,它是生;相對於它的後一刹不復再有而言,它是滅。任何一個事物,每一刹那都是生滅同體,都不觀待任何其他外在事物而自行毀滅。各位如果有興趣,可以就量子力學的觀點,與細無常做一個比較,看看佛陀在2500年前宣說的觀點,是否站在人類科學的前沿。
我們常說,佛教教義不需要改革,也沒有什麼發展不發展。如果佛陀宣說的真理會變化、發展、會被推翻,它就不是真理。但是,如何更好地學習、瞭解佛法?如何以更適合現代人的方式弘揚佛法的人生真理?則需要與時俱進。
◎問:先生您好,我是來自日本九州國際大學的一名留學生,我有一個特別浮淺的問題:前世真的存在嗎?如果真的有前世,那後世的性格、面容會改變嗎?
上師答:有人說,如果前世存在,為什麼我看不見?前世的現象,並非你肉眼的對境。你不能回到過去,現量看見你小時候,你能否定你的童年時代不存在嗎?
有人可能說,雖然我看不見,但我能回憶起我的孩童時代。同樣,憶念宿世的現象,從古至今,在各個國家、各個階層的人士中都出現過。有些人以某種特殊因緣,具有回憶宿世的能力;現代人通過催眠方式,絕大多數人也能回憶起前世的種種事蹟。你暫時不能回憶,不說明前世不存在。
研究前生後世的科學家發現,前世的性格和面容,會對後世產生一定的影響。比如,前世的愛好和習氣,會在後世人的行為舉止上體現;前世的某個經歷,會在後世身體上留下痕跡。對此,早在2000多年前,印度聖天論師就在《中觀四百論》中,舉例說明了這一點。
但究竟來說,前生後世是心的一種延續,而不是身體的延續。人死之後,一定會拋棄身體和面容。就像古人所說:“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一個人死的時候,什麼也帶不去,跟隨他的,只有他生前所做的善業和惡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