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人對死亡的看法(講於維吉尼亞大學)
西藏人對死亡的看法(講於維吉尼亞大學)
達賴喇嘛尊者
今天上午,我參觀了維吉尼亞大學以延長壽命為職志的醫學中心。隨後我與伊安.史蒂文生博士談有關轉生的問題,也就是人如何從前世轉到今生。現在,我要講我們怎樣死亡、死亡的過程、以及如何為死亡預作準備。
由于死亡非人所欲,故自古以來,死亡就一直是宗教圈內和宗教圈外的研究對象。在佛教里,佛徒初轉法輪時所講的四諦,其中以苦諦為首。苦有三種﹕苦苦、懷苦、行苦(一切有為法無常遷動之苦)。知是苦後,須認清苦因而除去之。必須培養修道意識,才能滅除苦因。四諦是﹕苦、集(苦因)、滅(苦及苦因之滅)、道(滅苦及苦因之道)。
四諦又分劃為十六種行相,每一諦有四種。苦諦的四種行相是常無、苦、空無我。就無常而言,有二種無常,即粗淺的無常與精神的無常。精細的無常,係指喜歡研究微小分子的科學家所能描述的那種情形,因為此類科學家不以貌取實物。例如這張桌子,表面看來似乎就是昨天在這兒的那一張,但此類科學家不取其表面,而是深入觀察構成他的那些小元素內所起的變化。構成外物的質料無時無刻不在分解之中;同樣的,觀察外物的內在之識也是無時無刻不在分解之中。這種一刻不停的分解,即是精細的無常。粗淺的無常則是物毀人亡等等。
對死亡一事加以注意,好處很大。如我在前面所說,如能知苦,即能追究苦因,而且最重要的是,能面對苦。死早晚會來。我們雖不想死,但一受到染業與煩惱的影響,我們就不能免死。若早慮及死而作充分的準備,則此種準備,在死亡真正來臨時,即能對我們有所幫助。關心死亡之目的在此。
貴校的伊安.史蒂文生博士對轉生的解釋有助于說明我在此所講的問題。怎會如此?你若只相信有今生,而不相信有來世,則注意死亡與否就沒什麼關係了。觀想死亡及無常,乃是根據有一繼續轉生之識的理論。一有來世,一有識繼續轉生,則為死亡預作準備只會對你有益,因為有了準備,你就很可能不再對死亡的過程感到焦慮和恐懼,不致因自心所念而把死亡一事弄得更複雜。
要想完全克服死亡,必須先斷自心的煩惱。因為煩惱斷則生斷,死亦隨斷。若要做到這一點,必須精進,觀想死亡及無常是有幫助的。由于觀想死亡及無常,乃起厭離死亡及無常之心,進而研究克服死亡的方法。
此外,由于觀想死亡及無常,你對那些僅限于今生之膚淺事物的關懷,就會減弱。死亡一定會來。你若把一生完全投入今生的暫時事務,而不為死亡預作準備,則當死亡來臨之日,除了精神上的痛苦與恐懼之外,你想不到別的,而且也沒有機會從事修行了。這會令你感到後悔。然而,你若會常觀想死亡及無常,你會知道死亡必將到來,而有充裕的時間從容準備。當死亡真正來臨時,你不會覺得那麼難受。不過,我聽幾位在醫院工作的人來說,有些不關心來世的人,比一些憂慮來世的宗教徒死得安逸。
死時之心是轉生來世最近之因,故將臨終之心用于修行是重要的。無論此一生中有何善惡,臨死時所發生之事特別有力。因此,有必要學知死亡過程如何而為其預作準備。
菩薩乘中,明確的說是真言乘中,談到法、報、化三身之間的相互關係,認為果位之佛所有的這三種過程,乃在凡夫位的我們所本具,那就是死亡、中陰及轉生;並且提出三道來利用此與成覺要素大致相當的死亡、中陰及轉生。在無上瑜迦密續所獨有的這些解釋中,還說對死亡過程的認識,極端重要。
在如何為死亡作準備方面,顯密佛法中都有說明,真言所作的說明,不僅是根據無上瑜伽密續,也是根據較低的三密續---事密續、行密續和瑜伽密續。何為死亡之本質或本性?為生命的終止。世親的『俱舍論』中說,生命為暖與識之基,而死亡則是暖與識之功能的終止。因此,當我們這具粗糙的身體與識結合時,我們就活著;分開時,我們就死了。粗糙之身心、精細之身心與最精細之身心,必須分清;死亡是識與粗糙之身分開,因為最精細之識無法與最精細之身分開,後者只是識所乘之氣或內在活力而已。
死的情況有多種,一種是壽終而死;另一種是福報已盡;第三種是意外死亡,例如,因酗酒、酒醉、開車不慎和公路上發生車禍而死亡。
至于轉生何道,臨終可約略看出,那就是看體內暖氣集聚的情形。有些人體內的暖氣從上半身開始集聚或收縮,也有些人是從下半身開始收縮。從上往下集聚者比較差,從下往上集聚者比較好。
有些人死得安祥,有些人死得很怕。垂死之人的心中會出現各種愉快和不愉快的事物。
從真言宗的觀點來解釋死亡的過程,無上瑜伽密續中說死亡粗糙之氣或活力的終止。由于死與內在的活力有關,而這些內在的活力又以身為依,所以對身體結構的認識很重要。真言宗談到這些問題時是講脈、氣、明點。顯教說有八万脈,真言宗則說有七万二千脈,其中三個最為重要,那就是從前額至頭頂沿脊柱直下到底的中脈,以及其左右二惻之脈。內氣或內在的活力,種類很多,最重要的有十種,即五主氣和五副氣。基本的明點是紅明點與白明點。一般說來,眾生之死都差不多,這是就死亡過程皆以死亡淨光的出現為終結而言;不過,由于內氣與明點所造成的脈流有多種,故垂死之人所見之相也有多種。而且,由于身體上的小異,每個人的死亡過程也都稍有不同。
在死亡的各階段中,據說有二十五種要素分解,其名為二十五相法﹕
五蘊﹕色、受、想、行、識。
四大﹕地、水、火、風。
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五塵﹕色、聲、香、味、觸。
五凡智﹕基本的大圓鏡智、基本的平等性智、基本的妙觀察智、基本的成所作智、基本的法界體性智。
在實際的死亡過程當中,此諸要素次第分解。顯示這些階段的有不同的內在徵象,也有不同外在徵象。這些徵象,只有在死者的四大未因病而過分削弱時,以及死者非因意外猝斃時,才能逐步依序出現。你若在公路上意外死亡,以下要講的八個階段則一時齊現,讓你沒有機會再現任何法,因而受到雙重損失,既受意外死亡之苦,又不能像逐步遷化時那樣有機會修相應之法。如果是自然死亡,這些徵象就會逐步依序出現。
表示第一階段的是色蘊的分解。這是說地大漸失其力,愈來愈不能作為識之所依了。與此同時,你體內水大作為識之所依的能力愈來愈明顯;此一過程名為『化地大為水大』,其外在的徵象是,你的四肢廋了下去,面容憔悴。你會覺得身體往地下沉,視力模糊不清。
根據『密集金剛密續』的說法,此時內在的徵象是你的眼示升起幻覺。不過,根據《時輪密續》的說法,你此時覺得看到了煙。此一在說法上的差異,乃是修此二密續者在體內的脈、氣、明點等結構上,彼此稍有不同所致,特別是在頭頂脈輪和咽喉脈輪上的脈瓣有多有少。此二密續都詳談脈的六個中心,略談脈的四個中心,但在脈瓣的數量上所說有異。
隨後,在第二階段,受蘊分解。此時水大之力減弱,也就是它作為識之所依的能力減弱,致使水大作為識之所依的能力更為顯著,其外在的徵象是,體內液體枯乾---口乾、眼略乾而少動。根據『密集金剛密續』的說法,此一階段的內在徵象是,你有看到了煙的感覺。
在第三階段,想蘊分解。此時火大之力減弱,也就是它作為識之所依的能力減弱,致使風大作為識之所依的能力更為顯著,其外在的徵象是,你對熱的感覺減低,你的體溫已退;就你的心念而言,你對親人事務的記憶衰退。內在的徵象是,你覺得看到了螢火蟲或四射的火花。
在第四階段,行蘊分解。此時風大作為識之所依能力減弱。外在的徵象是,你的呼吸停止,內在的徵象是,你覺得看到了發自火焰的強烈紅光;先前所見之螢火蟲等,變得愈來愈微細,只剩下一團紅光。通常,人都認為這就是死,因為你的心不再跳動,呼吸也已停止。如果有醫生來看,他會說你已經死了;不過,在我們看來,你仍在死亡過程當中,還沒有死。你五官的感覺雖已消失,但你的意識仍在,然而,這並非說你能復活。
意識含有很多精細的層面。關於識的數目,佛經中有不同的說法,如九識、八識、六識和一識,雖然最常見到的說法是六識。依經唯識宗(THEMINDDNLSCHOOLFOLLOWINGSCRIPTURE)主張有八識---眼、耳、鼻、舌、身五識、意識、末那識及阿賴耶識。後二識也以不同的意義見于其他經典;因此,使用末那識和阿賴耶識這兩個名詞,並不一定就是肯定此唯識宗所說的八識。
除了僅依數目所作的劃分外,識又可分為心王與心所,心王僅能知某一事物的本質,心所則能區別該事物的特色。識的一般特性是唯明唯知,乃一切識所共具。識體唯明,了無障礙;其功用則是依事物之相而知。
例如,眼識之產生,必須具備三個條件---能見之眼、所見之物,此處係指可見之形或色,以及前一剎那之識。具備了這三個條件,能見可見之形色的眼識就產生了。此三條件,各有不同的功用。此識之體所以唯明唯知,乃是由于前一剎那之識如此;此識之所以能知可見之色而不能知聲,乃是由于能見之眼;此識之所以能起某種形色的影像,乃是由于所見之物。此即粗識產生的方式。
不過,在死亡過程當中,粗識所依之眼、耳等官能已衰、與眼、耳等相關之識也因而終止。可是,意識中仍留有四個粗細層面,所以在四大于前四個階段中分解之後,還有四個階段是識分解的階段。較粗之識首先分解,從八十種概念開始。此八十種概念,分為三組,分別表現以下三個較細層面之心的特徵。其中三十三種具有鮮明白色相心之性;四十種具有鮮明紅色增長心之性;七種具有鮮明黑色近成就心之性。為此三組概念坐騎之內氣或活力,其變動程度(大、小、中),可用以說明與此三個較細層面之心相關的氣或活力運轉的性質。
當此八十種概念及為其坐騎的氣或活力分解時,內在的徵象是白相出現;此即鮮明白色相心,可比作只有月光普照的清朗秋空。這時不再有外在的徵象。
當鮮明白色相心及為其坐騎的氣或活力分解時,一種更精細之心出現,其名為鮮明紅色增長心、可比作只有微紅或橘色日光普照的清朗秋空。
當鮮明紅色增長心及其坐騎分解時,一種更精細之心出現,其名為鮮明黑色近成就心,可比作初夜時一片漆黑的清朗秋空。在心的此一階段的初期,你還有知,但隨後覺知的能力衰頹,你好像不省人事了。
當鮮明的黑色近成就心及為其坐騎分解時,最精細之心出現,也就是死亡淨光或真正的死亡出現,這可作秋日黎明時的天空,除純淨外,了無他相。淨光心又名根本心,因為它是一切心的根本;其餘之心全是外來的。它是無始以來就有之心,生生世世存在于每一眾生之內,連續不斷,直至成佛。有關這一方面的說明,只見于無上瑜伽真言。
在遷化的各個階段當中,保持覺知是重要的;你能保持覺知到什麼程度,你轉生後記憶前生的能力就有多強。這有如夜晚入睡前清醒的下決心次晨何時起床、要做何事,即使于睡眠中未念及此,然而由于先前所作的決定,我們次晨還是能完全按照預定時間起床,並且一起床就能想起該做什麼。同樣的,在死亡的各個階段當中,只要覺知尚存,我們就應全心全意保持覺知的能力。
身體不錯,沒有嚴重衰壞而自然壽終之人,將在最精細之淨光心境中停留三天左右。于此期間,最精細之識仍住在原來的肉身。有些人例外,他們生前藉著修行已能認清心性,並已修過脈、氣、明點,這些人能認識死亡過程,以致在淨光出現時仍然覺知分明。由于具有控制力,他們能依其所願在淨光心境中停留一個星期,甚至一個月。自從一九五九年我們抵達印度以來,約有十位藏胞有過這種現象。縱然在印度最熱的季節,還有人住于精光達兩個星期之久,猶如入睡,雖跟尸體一樣不再呼吸,但不像尸體那樣發出惡臭。
精細的淨光心中有一絲毫動靜,淨光心即終,識即出離原居之身,你即開始走回頭路,回到鮮明黑色近成就心和看到其餘六個層面之相----鮮明紅色增長相、鮮明白色相、酥油燈火相、螢火蟲相、煙相、海市蜃樓相。如果你將轉生欲界或色界---須經中陰始能轉生之界---則在回到鮮明黑色近成就心時,中陰開始。如果你將轉生無色界,則無中陰。
須經中陰者一獲新生命,其中陰期即告結束,那時你再度經歷死亡的八種徵象,終至死亡淨光心的出現。如果是胎生,則在母胎中獲得新生命,與在中陰期死亡淨光之後出現鮮明黑色近成就心,是同時的事;因此,生命可說是從淨光心開始的。
一般而言,俗生屬識之最粗層面;死亡屬識之最細層面;中陰則屬識之不粗不細的層面。同樣的,在一天的二十四小時當中,醒時屬識之最粗層面;沉睡屬識之最細層面;夢境則屬識之不粗不細的層面。而且,人在昏過去的時候,其心轉細。因此,平常我們每天都經歷心的這些不同層面,雖非全如死亡過程。
總之,認清自己的根本心或淨光心,非常重要。若欲證悟最精細之心,第一步是證悟傳統的心性。證悟心性,你就能專注心的本體,逐漸增進識之本質的能力。利用此法,即可制心。制心之力,又有助于終止粗心;粗心一斷,細心自現。若于死前,你能證悟細心,則此細心即可轉成智慧,而智慧則是消滅無明及無明所引起之苦的最有力的武器。修行者所要學的很多,所要修的也很多。
問﹕你說為死亡預作準備的過程當中,有一部分是在活著的時候去體驗死亡時的各種徵象,以便在臨終時能有備無慮。那麼,有沒有一種修法可令識在人還活著的時候離此粗身?您看這是否類似西方所報導的某些瀕死之人的經驗,他們感到自己離開肉身、而入另一較細之身?
答﹕有因過去生中熟修有關之法,以致今生顯現出粗身與心分離之『才能』的事例,也有只因今生修行而有此種能力的事例。明確的說,特殊的夢中身,不僅是心之相,也是現實的精細身,能與普通身分離,而且就像我們平常那樣,能感受外在的事物。我無法詳細說明那時的普通身是仍有乎吸,還是進入一種像入深禪定時粗息停止的狀態。無論如何,精細身是什麼地方都能去的。而且,沒有粗糙肉身的你,不受距離的限制;你可以深入太空,無遠弗及。然後,你可用依願返回原來的身體。這種情形,在重病時和瀕死之際,都有可能發生。
問﹕我們之中有很多人讀過『西藏死亡經』(TIBETAN BOOK OF THE DEAD),並且對死者在中陰期必會遇到和平與忿怒本尊一事有相當深的印象,但我們大都不屬西藏佛教,沒有受過灌頂和恩准,也沒有受過禪修方面的指導。我們這些事先對諸本尊的形象毫無所知的人,在中陰期仍會看到與書中所說一樣的本尊嗎?
答﹕我想不會,一般來說,『西藏死亡經』所描述的和平與忿怒本尊的形象,乃是為生前修過與熟悉此諸本尊的人而說。如果修行『西藏死亡經』的人,不能在死前藉著認知與利用書中的所說種種情況而得解脫的話,那麼他就在中陰期的每個階段,力求使和平與忿怒本尊依其原先修行時所觀的形象現身。欲使本尊現身的修行者,在中陰期力求保持覺知,以便能認清根本智體,根本心體,也就是心的唯明唯知之性,此即寧瑪派的大圓滿修法。如果原已熟知諸本尊,則此知力可觸發念力,以致當本尊之相逐漸顯現時,修行者能有各種機會喚起覺知,因而證悟終極心性。
問﹕請就日常生活來進一步說明根本心或根本智。
答﹕有時根本心已在識體中產生,而尚未起見。認清此一明知因素是很重要的。在這一方面有經驗的瑜伽士曾說,若要認清此一明知因素,信法和敬法非常重要,同時還必須接收喇嘛依其自身經驗所給予的指導。在認清此根本心性之前,你難以體驗到它。不過,每天觀察自心,分析根本心性,亦即唯明唯知之性,是有幫助的。在清晨觀察自心,尤有助益,因為此刻之識較為清晰。
問﹕沒有正式學過用法的西方人,如果將『西藏死亡經』的譯本中所說應用到臨終者的身上,您覺得這樣做適當或有效嗎?這樣做的該書讀者,若本身具有必要的清淨,其所為對死者能有助益嗎?
答﹕通常,若非在灌頂、禪修等方面有所準備,那就難以有效。熟悉法教是必要的。因此,臨終之人如果熟悉有關死亡過程的經典,則利用這些經典是有助益的。一般而言,人臨終時,極重要的一點是安然而逝。我們不可讓臨終之人感到激動或不安。我們不應做出令他激動之事;而且從臨終之人的觀點來看,思想清楚也是必要的。
問﹕怎樣增進覺知之力?
答﹕粗識分解之前,你須產生有力的警覺。觀想時,你應熟悉與死亡前所要經歷的各階段類似的情況。在每日的修行當中,我觀想經歷死亡各階段六次或七次。到時是否能成功,還要等著瞧,不過,我至少已在藉著激起自己的注意與認知,逐漸獲得成功之因。例如,如果你要去某一地區作戰,你先要研究地圖,認清何處有山,何處有溪,何處有湖等等,這樣當你真到了戰區時,你就能認識你所見之處,知道該做什麼。由于對將會出現的情況,先已熟悉,有了把握,所以你不臨事畏縮和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