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能得殊勝名號】

偈頌:「發菩提心剎那頃,繫輪迴獄苦惱眾,於彼應稱善逝子,世間人天當禮敬。」首先第一句話「發菩提心剎那頃」,如果能在心續當中生起殊勝的菩提心,短短的一瞬間之內,縱使沒有其他的功德,也不需要修學布施等六度的內涵,甚至也不需要證得空性的道理;縱使你是一位凡夫,甚至你是投生在六道當中的任何一個地方,只要你生起菩提心,你就是一位菩薩。在這個輪迴當中,不要說是一般的凡夫,就連三惡趣的有情,不管是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的有情,只要能夠在心續中生起菩提心,他就有資格稱為菩薩。在三惡趣當中的有情,如果過去對於大乘法留下了深厚的習氣,透由周邊的苦作為因緣,他就能夠在心中生起菩提心。並且在生起菩提心的當下「繫輪迴獄苦惱眾」,縱使我們還是在輪迴當中流轉的一份子,並且還是必須要承受輪迴當中的痛苦,甚至說我們的心續中,還是擁有各種的煩惱,我們的蘊體是一個惡業的蘊體;但是不管怎麼說,只要能夠在心中生起菩提心,縱使還是在輪迴當中流轉,「於彼應稱善逝子」,這時對於生起菩提心的這位有情而言,我們就應該稱他為「善逝子」──也就是菩薩。「世間人天當禮敬」,他不僅能夠獲得菩薩的美名,並且在生起菩提心之後,世間的天人,或者是人道的有情,甚至說佛都會對這位生起菩提心的有情作禮敬的動作。
若發願、行二菩提心,不要說是「行心」,縱使只是發起「願心」, 在一瞬間之內都能夠獲得殊勝的美名,所以提到「若發願行二菩提心」,其剎那頃得殊勝名,得什麼樣的殊勝美名?於彼應稱諸善逝子;這時我們應該稱這個人他為菩薩。並具殊勝名義,他不僅能夠獲得美名,而且在獲得美名的背後,他有實質的內涵,所以提到的是「名號」。 得到什麼樣實質內涵?成為世間人、天皆當合掌禮敬之處。這時生起菩提心的行者,他能夠獲得世間人天的禮敬,他成為世間人天禮敬的對象。有一些人對於以上的這個述敘,他或許 會生起一種疑惑,他認為有資格得到這樣的一種功德,是登地的菩薩才有的,對於我們普通的凡夫而言,是根本不可能的一件事。
但是正文接下來就提到了,非僅登地菩薩具此功德,登地的菩薩有這樣的功德沒有錯,但是要獲得這樣的功德,是不是一定要登地呢?並不是!縱使是普通的凡夫,只要他的心續中能夠生起菩提心,他就能夠擁有這樣的功德。所以提到「非僅登地菩薩具此功德」,隨惑業力而繫輪迴牢獄諸苦惱眾,縱使我們在輪迴當中,還是沒有辦法自主,隨著煩惱以及業的力量而繫縛在輪迴當中,並且遭受種種痛苦的逼惱,若能發心,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能夠發起殊勝的菩提心,亦於當下即得此等利益。只要能夠發心,縱使你是一位受苦的普通凡夫,你還是能夠獲得以上我們所說的這些功德。

- 第102任甘丹赤巴日宗仁波切《入菩薩行論釋 佛子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