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法界頌》淺釋(十ㄧ)慈誠羅珠堪布

煩惱染稱垢,世尊恆所宣,
垢滅真如顯,如汲地中泉。

此偈頌的前兩句與藏文版有點不一樣。
藏文版是說:所有釋迦牟尼佛宣講空性的經典,也即第二轉法輪的《般若經》等等,都只是破實有的污垢,而不會破斥本性或佛性。

漢文版是說:三毒等煩惱障和所知障的染污叫做垢,釋迦牟尼佛在《般若經》等經典中所講的一切法都是空性,是滅除污垢的。

“垢滅真如顯”,滅除污垢以後,真如就會自然顯現出來。
在“垢”字裡面,包含了所有的執著——人我、法我、人我執、法我執,或者是無明。

“如汲地中泉”,地下的泉水雖然藏在泥土、石頭或沙子裡面,卻仍然純潔、清澈、通透、甘醇。 同樣,無論我們的心再紛亂,煩惱雜念層出不窮,如來藏也如如 不動、通徹無礙,一直在我們心裡清淨地存在著,只是我們沒有去開發,所以它發揮不了作用。 我們應該像汲取地下的泉水一樣去開採如來藏。

法界體無垢,根隨能覆藏,
若除煩惱盡,瑩淨叵難量。
藏文版中沒有後面的一句。

法界的本體是清淨無垢的,觀待眾生的根機與能力,而會有覆蓋時間長短與覆蓋程度深淺的差異。 利根者通過修行,可以迅速清淨煩惱、污垢的障蔽,彰顯出如來藏之光明;而鈍根者修行見效很慢,所以如來藏一直被煩惱遮蓋而深藏不露。 如果所有的煩惱全部斷除,晶瑩通徹、難以思量的如來藏就會顯現出來。

“叵難量”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一是不可能難量。 因為所有的煩惱都斷盡以後,就不可能難量,而是可以衡量、體證、感悟的;另外一種理解,是難以測量、不可思議。

如果有人提出懷疑:假如心裡有一個這樣的本性或者光明,又與外道所講的自我有何區別呢?

《大乘入楞伽經》第三品裡,大慧菩薩早就問過釋迦牟尼佛這個問題,佛陀很明確地回答道:“大慧,我說如來藏常,不同外道所有神我;大慧,我說如來藏,空…”。 外道所承許的自我,是實有不空的,而如來藏的本體卻與空性不可分離。

所以無論密法所講心的本性,還是三轉法輪所講的光明,都不是不空的,而是空性的! 光明、永恆、實有、不空等字眼只是不同的表達方式而已,其所表達的內涵,是指光明和空性的綜合體,既離不開光明,也離不開空性。

佛陀在第三轉法輪的時候,將第二轉法輪所講的空性完整地保留下來,只是在此基礎上加了一個光明。 如果認為如來藏或光明是實有,那就與外道的觀點完全一致了,只是改頭換面,用了不同的詞句而已,同時也違背了第三轉法輪的觀點。

學他空中觀的時候,一定要懂得這一點,這是一個難題! 很多初學中觀他空,或沒有深入研究的人,都不能過這個關,他們誤以為中觀他空弄不好是外道的觀點,頂多也只是唯識宗的觀點,但這是錯誤的。

如來藏不需要我們去建立,因為它原本存在,有瞭如來藏,自然而然也就具備了佛的無量功德。 但要把佛的這些功德顯現出來,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斷除我們的煩惱、污垢等等。 因為眾生的根機不同,所以方法也千差萬別。 其中密宗的方法更是門類繁多,而且都可以快速、有效地推翻我們的執著。

法界本無我 ,二形及女男,
體無虛妄執,何處更思惟?

法界本來不存在任何可以想像的自我、人我、法我,也不存在高低、左右、上下、大小等所有對立的“二形”。 它是一切有為法的發源地,而不是有為法本身。 它不是眾生,而是眾生的本性,所以既不是女,又不是男。 既然如來藏的本體沒有虛妄和執著,又怎麼可以思維呢? 任何思維,都無法真正接觸到如來藏的本性。

儘管在三轉法輪或《寶性論》裡面,反復強調如來藏是“常”、“樂”、“我”、“淨”,也即永恆、快樂、自我、清淨。 這與二轉法輪所講的中觀空性看似對立和衝突,但實際上根本不是!

《寶性論》裡面講得非常清楚,“我”實際上就是“無我”。 其原因有二:第一,佛陀第三轉法輪的時候,為了度化某些外道,讓他們認為,佛教也承認他們的論典裡所說的“自我”,所以是差不多的。 這樣就很容易撤下防衛心態,順理成章地接受佛教的觀點,從而進入佛門,之後,又在佛陀的教化下慢慢轉變自己的觀念。

在這一過程當中,用詞相當重要,假如用詞不合時宜,儘管內容沒有問題,但給人的感覺卻大不一樣,會讓人產生抵觸情緒,根本不可能學佛,所以佛陀才會使用改換用詞的善巧方便;第二,真正的“我”,應該是存在的東西,而不應該是不存在的東西。 如果有一個“我”存在,那它就應該是可靠的。

在所有清淨和不清淨的物質裡面,要找出一個“我”來,我們寧願把如來藏當成“我”,因為身體沒有資格享用這樣的名字,因為它根本就是不存在的、變來變去的不可靠的東西,但即使如來藏被稱為“我”,也只是一個名字而已,實際上如來藏也是空性。
簡言之,我們現在的概念當中的“我”,是不存在的,所以法界是無我的。 但法界是光明的、永恆的,所以叫作“我”。 這個偈子很清楚地表明了,如來藏也是空性的。

法界離憎愛,根塵境本無,
虛妄執為因,差別從此生。

法界的本體遠離了一切憎愛——憎恨心和貪心。 眼根、耳根等六根,與色、身等六塵或六境,原本就不存在。

譬如用眼睛來說,“根”就是眼根,也即由視網膜、晶狀體等部位組成的視覺感知器官;而“塵”也即微塵,此處是指神經元、細胞以及其它細微組織;“境”是指眼睛所看到的東西。 以上三者本來就是不存在的。

“虛妄執為因”,但我們明明看到這麼多東西,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就是因為虛妄和執著,所以才有了各種各樣的現象。

“差別從此生”,六道輪迴各種各樣的差別,也即前面講的高低、左右、男女、老少等“二形”,都是從虛妄執著而產生的。

大家通常還認為,一百個人同時看月亮,一百個人看到的,都是同一個月亮,但實際上並非如此,一百個人看到的,就是一百個相似卻各不相同的月亮,其所見與看者自己的眼睛有關係。 眾生眼裡看到的所有東西,都是看者自己的世界。 所有的東西都是這樣,都僅僅屬於一個人的世界。

譬如說,物理學也認為,顏色並非客觀存在於物質實體,而存在於看者的眼睛,當看者看到物質的時候,也只是有這樣的現象而已,實際上物質的顏色並不存在。

中觀宗與唯識宗也認為:我們過去看到的世界,早已消失無踪,我們現在看到的,也是不存在的虛幻世界。 當我們下 一世不再作人,從人世間走到另一個世界,投生為別的生命——天人或者動物的時候,與我們有關的人世間就不存在了。 當然,這不是說所有的世界都不存在,因為還有很多人活著,在他們眼裡,還同樣存在著相似的世界。 亡者的世界消失了,其他人的世界仍然存在。 世界就是這樣不穩定、不可靠。

哲學家貝克萊也講過類似的主張,題目就是《一人一個世界》。 本來唯物主義者們在與他辯論多次以後,實在無計可施,只好說貝克萊“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說法非常荒唐,同時也最難駁倒。 這是人類智慧的恥辱,哲學的恥辱!

既然難以駁倒,又怎麼能說很荒唐呢? 如果沒有合理的邏輯來推翻,就不能叫荒唐。

緊接著,貝克萊又提出了更令人大跌眼鏡的理念。 當一個人消失的時候,他的世界也同時消失了。

此時有人對他提出疑問:按你所說,假如房間裡有一束花,當所有人離開房間以後,這束花便不存在了;當人們又進來以後,又再次誕生了一束花嗎?

他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實在難以應答,只好回答說:雖然那個時候沒有人看到花,但上帝在看,所以花還是存在著。

這個問題他就答錯了,在這個問題上,他的邏輯有著嚴重的漏洞,除此之外,他對其他問題的回答都比較不錯,所以讓唯物主義者也無計可施。

真空非苦惱,貪愛苦惱因,
耽染由妄想,三界乃輪迴。

從真空的角度來說,我們經常感覺到的痛苦、煩惱,都是不存在的。 眾生之所以有苦惱,都是因為有了貪心,有了分別念。

“耽染由妄想”,“耽染”是指比較強烈、根深蒂固的執著。 這些執著都是從妄想而來的,因為有了妄想,譬如認為名利是很好的東西,然後就會有耽染,認為自己一定要擁有,隨後就產生了一系列的痛苦與煩惱。

“三界乃輪迴”,三界也即欲界、色界、無色界,它們都是輪迴,都是痛苦的,又因為它們都是從妄想產生的,所以都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