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終與死亡的忠告 - 中陰教法(六)
臨終與死亡的忠告 - 中陰教法(六)
開示:宗薩欽哲仁波切
日期:2007 年 4 月 17,18 日
地點:香港
受生中陰
第六個中陰比較簡單。從你投生在母親的子宮裏一直到出生,就是‘受生中陰’。但不確定的狀態仍存在,別以為胎兒沒有不確定性,它還是有。然後出生,來到生存中陰,第一個中陰,接著就不斷重複迴圈這六個中陰。順道一提,對大部分人而言,他們缺少一種中陰,三摩地中陰,他們只有全然昏沉的中陰。
這就是關於中陰的教法。我這次只講述中陰的架構與意涵,特意不提及實修,因為我想單單這樣的知識與訊息就已經足夠;至於你們應該做些什麼以及如何做,那是另一個很大的題目。在這六個中陰裏,想必你已經注意到一件事,你能夠做的就是去瞭解生存中陰的精髓,不是智識上的瞭解,而是對於這個不確定性的覺察。如果能覺察到這種不確定性,你對於計畫的心態就會隨之改變。
你可能還是會計畫2031年1月2日的下午四點鐘,我們要一起在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共飲下午茶;但在做這個計畫的同時,你會取笑自己──這種自我取笑就是覺知。在所有的中陰裏,唯一需要的就是覺知,這是為何佛教珍惜、重視智慧與覺知超過任何東西。有許多方法能夠發展這樣的覺知,但我還是建議各位,最好、最有效、最便宜、最沒風險又便於攜帶的方法,就是奢摩他和毗婆舍那〈譯:止觀〉。
對於那些真正的初學者,如果你們不知道如何修持止觀,就試著坐下並且什麼也不做。既然大家都喜歡有組織的方式,如果你願意,這不是強制或命令,你何不從今天開始打坐300個小時?完成了再來見我。不需要冥想,只要坐著,坐直就好。
計算300個小時的方式是:如果一次打坐少於5分鐘,那就不能算進去,至少坐滿5分鐘才可以計算。所以假設你做了兩次5分鐘的打坐,加起來就是10分鐘,像這樣累計。當你完成了300個小時之後,可以回來找我談。這種方法是針對那些非常初學的人,以及不需要做其他法本功課或持咒的人。
300個小時要花十年?那麼讓我們減少一點,我們設定做100小時,三年內完成。不過有個條件,如果你五天做滿100個小時,那就不算。這個功課有點像是中式燉羊肉一樣地慢火烹調,據說羊肉要在砂鍋裏慢慢燉,味道才會好。如果你在一星期內做完這100個小時,這樣的打坐不會有效。我寧願你們慢慢燉,一天5分鐘或10分鐘,所以條件是:
1.一次不能少於5分鐘。
2.至少必須長達一年以上。
3.不要期待完成100個小時之後,我不會要你再做另外100個小時。
所以,這完全不確定,我們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這很重要。即使是在禪宗裏,你是為了洗廁所而洗廁所,為了擦而擦,而不是為了清潔才去做的。
問與答
問: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是關於死亡中陰,您說第一個要謹記在心的是上師,那時我們要對他說什麼?
答:念上師的名字就可以。
問:第二個問題是您談到42個寂靜本尊與58個忿怒本尊,我們可以從哪里看到祂們的照片或瞭解祂們?
答:亞馬遜網站、Google,或維琪百科全書可能也有。最好現在就去找,到那時你可就沒有手提電腦可以用。
問:這六個中陰裏的意識都是一樣的嗎?當您提到我們應該在生存中陰裏發展覺知,您是否暗示,如果我們可以善用生存中陰來改變我們的心識,那麼這個
意識是否可以在我們死亡時幫助我們發展覺知?
答:是的。
問:所以如果我們的心識受到比較好的訓練,我們就會知道要如何面對不確定性的挑戰?
答:它們〈譯:六個中陰裏的意識〉不儘然都一樣,但它們是一個連續的狀態,這有點像昨天的意識與今天的意識。
問:仁波切,您會建議我們修持頗瓦法〈譯:遷識法〉嗎?修頗瓦法的人死後,元素消融時會發生什麼事?
答:我會建議修頗瓦法。頗瓦法被認為是最有效的方法──無修成佛。它確實是一種非常有力量的方法,能使我們或我們的意識解脫。‘頗’在藏文的意思是‘轉換’,不論在哪一個中陰狀態的哪個地方,當然不會是在法性中陰,你基本上是將意識從這個地方轉換到另一個地方。這是非常有力量的一種方法,據說也是最容易的一種,但困難的是虔誠心。
如果你具備真正不變的虔誠心,頗瓦法無疑就是最容易、最好的方法。但不變的虔誠心幾乎不存在,特別是對上師不變的虔誠心是極為困難的。就文化上來看也很困難,各個國家中,我覺得印度人比較可能具有對上師的虔誠心,因為他們沒什麼常識。
具備常識的人意味著他們是個會討價還價的人,討價還價跟上師之道、虔誠瑜伽、對上師的虔誠心等有所衝突。我之前在印度與許多印度人在一起,他們是有些特別的地方。西藏人宣稱他們具有對上師的虔誠心,是的,是有一些像密勒日巴那樣令人驚訝的人,不過比起印度人就少多了,尤其是在這個時代。這是一個批判的時代,沒有空間容納純粹的覺知,每件事都必須被批判、被仔細檢驗。現在有太多假裝虔誠、頭腦不清楚、高傲又自以為是的自由主義者。
問:如果意識一碰到法性中陰就彈回來,那麼試圖延長這中間的長度有何意義?
答:這是針對一般還算可以的修行者,但對於最好的修行者意義不大。
問:反正都會彈回來,在那個階段待得長一點或短一點有何差別?
答:待得長一點你會認知多一點,你會認知到更多法身的本來面目,實際上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問:我們會在那裏待多久?
答: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待在那裏越久,你的偏執就會越少。所以雖然你的業風不足以使你持續停留在那裏,你彈了回來,但這次你可以選擇,你沒有那麼狂亂。我剛才完全忘了提及這一點,通常如果你很狂亂、想要躲避,你可能選擇哪一個都可以,譬如選擇變成一隻雞之類的,因為你只想要擺脫當時的狀況。但是現在,你的修持好到足以安住在那裏,你就可以比較從容地選擇。
你檢查選項表:‘嗯,讓我想想,要成為比爾蓋茲嗎?想變得有錢嗎?’‘不。’‘轉生到一位修行者的家裏呢?說不定會比較有機會讀到喬達摩佛陀的話語。’你就像這樣選擇。其實甚至在那個時候,也有不同程度的選擇,如果真的修行得夠好,你可能選擇阿彌陀佛淨土。
問:我想繼續剛才的問題,意識到最後也會消融嗎?
答:是的,當意識停止時,就是結束了。所以,佛教徒們應該多生一些寶寶,請加把勁吧!
問:我的第一個問題是如何得到證悟,第二個問題是何謂輪回與轉世,第三個問題是您會推薦我們讀什麼書,您會推薦您的書嗎?
答:這些問題都有關聯。既然你是初學者,先照我剛才說的打坐100個小時,然後再來找我。
問:一些中陰的教法中提到感官,當感官與外界事物連結時,會有一段時間是離於二元對立的思維,我們應該延長這個時間嗎?
答:我們剛才已經談過了這個問題,對吧?
問:去年您給予我們一個關於觀世音菩薩本尊禪修的教授,有點像是模仿死亡的過程,這種修行如何調服我們的情緒與我執?
答:死亡經驗可以作為瞭解失去所有參考點的一面很好的借鏡。
問:我想要很快地談談上師與弟子的關係,因為很不幸地,我落入您剛才提及的討價還價的類別裏。您可以給我一些建議或例子嗎?什麼是建立上師與弟子關係的最好方法?
答:過往大師曾開過數帖藥方。如果你想吃水果裏的水蜜桃,就必須知道水蜜桃的美味與好處。所以對於證悟的渴望必須相當強烈,如果有這樣的渴望,其餘的就只是細節問題,它們甚至不算是討價還價。你在找尋某個十分稀罕而珍貴的寶物,突然之間,你在街頭的市場看見它,你甚至沒有討價還價,只是趕緊丟下錢,把它帶走。另外,多閱讀聆聽過去菩薩們的故事。最後,要承認自己是個談判者,正在討價還價。
問:第一個問題,人死之後身體可以被移動嗎?第二個問題,什麼方式處理身體最好?
答:不要觸碰死人的身體,這又是密乘的觀念。記得稍早我們談到金剛乘的方式,不應該捐贈死後的器官,這個邏輯也是一樣。對於密乘行者而言,死亡之後,身體不要被碰觸比較好,放著就可以;但如果你不是密乘修行者就沒什麼關係。至於該如何處理死後的身體,從佛教的觀點,只要不傷害他人,如何處理都沒關係。如果可以幫助別人,那很好,只要不傷害他人就沒關係。
火葬或其他種種方式都可以,天葬以及那類的方式與佛教毫無關聯,那跟星相學有關,我想漢人其實有星相學。從星相學的角度,根據五大元素有五種不同的葬法,而天葬正巧在我們正常世界裏顯得有點不正常。在習慣土葬的人類世界裏,天葬就變得有點奇怪。但在今天的西藏,天葬仍舊相當普遍。
另外,他們認為,死後的軀體餵食給鳥兒是一種佈施的修行。切割身體的工作通常是由出家人、尤其是年輕出家人來做,這也給他們一個面對實相的機會。但是如同其他方法,這過一陣子就會讓人感到疲乏。有一次我在西藏喝茶時,一位年約十四歲的年輕喇嘛熱切地要幫我倒茶,他的衣服上沾了很多血,我問他:‘你怎麼了?’‘哦,我剛才在切屍體。
’‘你有洗手嗎?’‘沒有。’你知道他接著說什麼?‘這個屍體其實很乾淨。’對他們而言,這樣的事沒什麼大不了。其實風葬甚至更讓人側目,這個傳統如今已經停止了,它被認為對五大元素和對環境有益。這個方式基本上就是把屍體吊掛起來,做成像火腿一樣的東西。
問:在死去之前握著上師的照片有沒有幫助?
答:有。
問:這有助於延長那段中陰的時間嗎?
答:是的,這是一個好方法,事實上也說過許多次。放置唐卡、上師的聲音、上師的名字、或諸佛菩薩的名號,這些都是常常使用的方法。對於那些跟我一樣的人,這是我們工作的一部分,現在有了電話就更容易。我一直在做這些事,從印度到加拿大,從印度到許多地方。
問:您如何定義好的修行者?
答:阿底峽尊者曾說,當你不再執著此生,你就是個修行者;當你不尊崇世俗的常識、世俗的條理紀律,當你不介意混亂,我想你開始成為一名好的修行者;當你被人類驅逐、被流浪狗發現、被天神尊敬,天神是最高的,如果他們尊敬你,你就是個特別的人,意即佛法修行人。
但是誰有這種勇氣?在現今世界裏,你必須走入社會,不要被社會驅逐,被社會接納是如此重要,不是嗎?甚至你褲子的尺寸與樣式都必須符合潮流,剪裁很好的直褲或是像這些快要掉下來的褲子。
問:如果我不想再轉世或進入輪回,如果我想進入淨土,我該怎麼做?
答:你應該讀誦《阿彌陀佛經》。如果想要進入阿彌陀佛淨土,你必須先熟悉那個地方,現在就應該研究它的地圖。
好比《寂寞星球(LonelyPlanet)》旅遊叢書,你最好現在就買一本,它的名字叫做《阿彌陀佛經》,裏面含括所有資訊,比如哪里有便宜的住宿,哪里可以找到廉價的珠寶。
〈吳旻潔翻譯,周熙玲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