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業經》 自作自受

  佛在《百業經》中開示我們:一切善惡業果不會成熟于地、水、火、風四大之上,只會成熟在自己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之上。所以我們如今在身心、環境上所感受的一切果報,都必源於自己往昔所造的善惡業,並非神靈、強權或自然力等他法加諸於自己的身心之上,而如今自作的一切,也必將于今生、來生或者遙遠的未來世,在自己的生理、心理、所處的環境上成熟它的果報。

  關於這一點,發生在波斯匿王身邊的兩件事會給我們很多啟發:

  佛在世時,波斯匿王之女善光,聰明端正,父母憐憫,舉宮愛敬。一日,王對女兒說:“你很幸福,憑藉父王之力,舉宮都對你愛敬。”女兒卻答道:“我憑自己的業,感得這樣的福報,這並非父王的能力所致。”王聽後非常生氣,高聲說:“我倒要看看你自己的業力如何?”隨即密令侍從找一最貧賤的乞丐,將善光嫁與他。波斯匿王對善光冷嘲熱諷:“你憑自己的業,不要再靠我,今後你自己獨立生活去!時間會檢驗你所說的是否是真理!”

此時善光仍然堅持無悔,並心無反顧地與乞丐離宮而去。途中,善光問丈夫:“你父母還健在嗎?”乞丐回答:“父母先前是舍衛城最大的長者,如今已去世,留下我伶仃孤苦,日以乞食過活。”善光又問:“先父母的住宅還記得嗎?”“當時的宅院已被毀壞,只留下一片空地,地址還記得。”於是夫婦同到故宅,奇異的是,不論他們走到哪里,隨處都有地下寶藏自然現出。用這些寶藏,夫婦雇人造宅,一月未滿,宮宅已成。

一日,王忽憶起善光,就問屬下:“公主現在生活如何?”有人稟報:“不瞞大王,公主如今的生活並不比大王差。”當天,善光遣夫將父王請至家中。看到女兒家宮宅莊嚴,王大為驚訝,就去問佛:“我女先世作何福業,得以生在王家,身有光明?”佛對其講述往昔因緣:

“九十一劫前,毗婆屍佛時代,佛涅槃後,有位槃頭王,建起一座七寶之塔供佛舍利,其大夫人見後即以天冠拂飾戴在像的頂上,又以天冠上的如意寶珠掛於塔頸,同時發願:願我將來身有光明,紫磨金色,尊榮豪貴,願我永離三惡八難之處。當時的夫人,就是善光的前身。後來迦葉佛出世時,有位婦人以美食供養佛僧,但遭到丈夫的阻攔,當時她委婉勸夫:‘我既已請來佛僧應供,這回還是讓我滿願吧!’結果丈夫聽從了勸告。這位婦人,也是善光的前身。其夫是乞丐的前身,由於阻礙供養,遭受多生常常貧賤的果報,因後來聽從其婦之勸,所以依靠其婦而感召大富貴,離開其婦時仍然貧賤。”

  如果善光的幸福是來自于波斯匿王的蔭庇,那麼她被父王驅逐後,必定會因此而貧困,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善光的幸福來自於她的善業,所以波斯匿王可以驅逐其身,卻不能以此消除她往昔所積之福德,不可能以威勢將貧賤之苦加諸於她。

~因果明鏡論   堪布益西彭措 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