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師嘎瑪仁波切開示:【學佛需要形式嗎?】
上師嘎瑪仁波切開示:【學佛需要形式嗎?】 佛陀,已經破除了所有一切煩惱,包括任何細小的習氣也不復存在,煩惱障及所知障全部消除。煩惱障,從貪嗔癡忌妒傲慢疑心病邪見等思想中來,根源就是我執和無明,帶給人們無盡的痛苦。 所知障,經常有人搞錯,有人說:「他是博士,懂得多,所知障很重。他學佛很多年了,所知障很重......」這些都是錯誤的認知,這些充其量是知識慢而已,因由知識多了產生了一些傲慢。所知障是很細微的,比如一杯茶喝完了,可是杯子裡還是能聞到一點點茶的味道,這就叫做所知障。 不要認為聽懂了,就覺得自己能夠做到了,這完全是兩碼事。我的一位朋友是四川工業學院的教授,他跟我講,早期沒有實習生的概念,他們在大學裡教學生們怎麼運用機械,大學四年教得非常好,畢業送到工廠後沒有一個學生懂怎麼去操作。這其實很正常,紙上談兵怎麼可能出實踐經驗呢? 恰恰是很多有學問的人,認為《金剛經》、《地藏經》等佛經一看就能懂。《大圓滿前行》,多看幾次,文字表面的意思都能懂。文字表面是什麼概念?那不是真實的感受,就像我現在告訴你巧克力很好吃,咖啡很好喝一樣,你聽起來也就只是一個概念,跟你真實去喝咖啡吃巧克力是兩碼事。由概念到真實,必須自己親口嘗了才知道它的味道。 所以,千萬不要以為學佛可以完全通過自己看書學會,聽磁帶聽會,不要以為學佛可以自學自修成材,這離真正的修行,還差得很遠。有很多人覺得:「佛在心中,不需要拜師,也不需要實修,不要搞那麼多形式,自己學就行了......」就算是佛陀的十大弟子,所有的羅漢們,也要跟隨佛陀學習幾十年的時間,我們這些凡夫俗子要想無師自通非常困難。 早在佛陀成就之前已經是菩薩的觀音菩薩、地藏菩薩,在釋迦牟尼佛成佛的時候,都追隨佛陀,在他身邊繼續學習佛法。形式真的不重要嗎?那吃飯前為什麼要洗菜炒菜淘米蒸飯?直接抓把米拿把菜放到嘴裡不就行了?有了必要的形式,才能帶來你所需要的結果。擁有所謂世俗上的知識和擁有智慧有很大差距,有了一定的知識,依然會有煩惱與痛苦,離解脫還很遠。所以我們必須依賴具德上師,通過上師的引領和指導,才不會走偏,才能逐漸明白聞思修的真諦,真正走在通往解脫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