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關齋戒略說:關閉輪迴生死之門



“受持齋戒,中午一餐以外不進食,口中除了念經誦咒以外杜絕閒言碎語、無關綺語,心除了一緣專注外斷除猶豫懷疑,在這種狀態中守齋戒比享用遍滿贍部洲的七種珍寶還好。” 點滴受持此法的人能報答父母的生育養育之恩,獲得解脫,具足功德,增上受用,甚至鬼神也會竭力相助,眾人悅意,身體無病,不會非時橫死,人財兩旺,飲食豐足,如法修行,凡與之結緣者心向正法,清淨罪障,圓滿二資,究竟獲得阿羅漢果位,共有十五種功德。思維這些功德而守齋戒尤為重要。阿底峽尊者也親口說過,如果意樂善妙,那麼,所作所為都將變成正法;如果誠心懺悔,那麼無間罪也可得以清淨;如果懂得回向,亡人也獲得利益。一般來說,一個秉性善良的人能令整個部落的修行人都獲得解脫。受持齋戒也依賴於發心,思考這些道理也是極為關鍵的。----《齋戒功德相關公案》



大譯師瑪爾巴等在師徒五十人的懺經行列中,不禁開懷大笑,弟子們頂禮後請問上師:上師如意寶為什麼發笑呢?上師說,沒想到這麼一個小小的法竟然有如此大的功德。我的一位親戚殺了五個男女,後來誠心誠意守了五十多次一座齋戒,還持受了六十次的大小乘齋戒,死後轉生到北方香巴拉刹土。造了罪業以後想要得以清淨也依賴於心生追悔。



八關齋戒,是佛陀為在家弟子所制定的,目的是為了要讓在家的男女二眾,能種出世解脫的善根。而受戒的人,必須一天一夜原離平時的生活習慣,去學習體會出家人的生活。



  “關”是關閉的意思,就是關閉眾生流轉生死的門,也就是關閉殺、盜、淫等八種罪過,使之不再犯,稱為八關。“齋”,就是正午之後,不可再進食之意。八戒中,前七條為“戒”,後一條過午不食為“齋”,合稱為八關齋戒。用這八種管道,關閉八種罪過,得到清淨的戒體,此即八關齋戒的意義。一般人誤以為持齋就是吃素,其實持齋與吃素有所不同。吃素是以慈悲心為根本,持齋就是過午不食,是清淨解脫,趨向涅盤的方法之一。受持八關齋戒,未來就能得到清淨解脫的果報。



齋戒是讓我們明白:我們只有去利他,生命才有意義。我們受持戒律戒條是為了斷除直接損害他人之因。如像殺生、偷盜等行為是為長養慈悲利他心。而非時食、香花縵、歌舞戲樂,以及坐臥高廣大床等,這是斷除我們放逸和散亂,因為散亂會令我們空耗我們的心思、財力和時間。若把這些無意義事情除掉的話,我們才能夠更好的更專心的利他。戒律,斷惡,根本的說還是為了讓我們更積極地去利他。



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

藏文版宣說八關齋戒的佛經在講述八關齋戒的功德時,是用比喻來描繪的:

第一個比喻:即使印度恒河等四大河流的河水能用一杯或一滴的計量單位來估量,守持一天八關齋戒的功德也無法衡量、不可思議。



第二個比喻:如果南瞻部洲坐滿了阿羅漢,有人終身以各種各樣的珠寶、食品、衣物等等供養如此之多的阿羅漢。其功德,也不如守持一天八關齋戒功德的千分之一、萬分之一,乃至十萬分之一。

看過《百業經》的人都知道,哪怕對一位真正的阿羅漢供一次齋飯,其功德都不可思議,而終身供養充滿全世界的阿羅漢的功德就更無法想像了。

另外,在很多佛經上也講過一個比喻:有一個人在一個又一個大劫期間,以遍滿三千大千世界的各種金銀珠寶供養十方三世諸佛,其功德與末法時代於一晝夜中僅僅守持一條戒的功德相比,受戒者的功德也遠遠超過供養者的功德。



此比喻說的是僅僅守持一條戒,而不是八關齋戒。可想而知,如果每月堅持守持八關齋戒的八條戒,其功德就更不用說了。假如再有出離心和菩提心的攝持,其功德又豈是凡夫所能衡量的?





守戒以後,要好好回向,這非常重要。大乘與小乘的差別不在於法的本質,關鍵所在是發心與回向。哪怕儀軌取自小乘經典,但實際上究竟是大乘還是小乘,還是要看發心和回向,所以前面的發心和後面的回向事關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