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皈依 3/3 大司徒仁波切
關於皈依 3/3
大司徒仁波切
以上三種與皈依對象有關的誓約,是三個主要的皈依誓約。接下來還有三種與代表佛、法、僧者有關的誓約。代表佛的是佛像,代表法的是經本,代表僧的是比丘、比丘尼、菩薩等等的任何形象。我們對其表示尊敬的方式是以普世皆同的價值觀為依據。無論在世界何地,人體的上半身都是受到尊敬的,下半身就差一點。這種態度不只是西藏人才有。因此,我們不可坐在或踩在佛像和經本上,而是要尊敬它們,把它們供奉在高處。雖然修學佛法的人會這麼做,可是有些商店等地都把佛像當衣架或燈臺來用,似乎是以佛為僕,這就是不敬。
尊敬的本質是要有清淨的心意和態度,並不在於行為。有一個例子可以說明這一點。從前有一個人在行路時看見地上有一尊佛像。他想:「如果人們從佛像上面走過,他們就造了惡業。」於是他把佛像撿起來放在路邊。因為他的動機是好的,所以他造了善業。又有一個人走過來,心想:「這尊佛像躺在這裡日曬雨淋,必將毀壞。」他想予以保護,左右一看,找到了一隻破舊不堪的鞋,就拿過來把佛像蓋上。在正常的情況下,這當然是極要不得的事,可是由於他的動機純正,此一行為給他造了善業。接著又走過來一個人,他看見鞋在佛像上,心想:「把鞋放在佛像上太可惡了。」於是他把鞋拿起來丟了。這個人也造了善業。隨後又有一個人看到一尊佛像躺在路邊,他心想:「這太不敬了,不應讓它留在那裡。」於是他撿起佛像,把它放在牆頭,因而也造了善業。由此可知,造善業的不是行為本身,而是其背後的動機。動機是最重要的,表示尊敬的方式則可有多種。禮敬外在之像,禮敬代表佛之身、語、意者,可轉自心,令起敬意。是故遵守禮儀,至為重要。
此後我們還要立下其他誓約,如以慈悲心和同情心對待一切眾生等等。首先我們要想:「但願我能幫助他人,成為他人的醫藥。」因為先有此願,此後我們才會真正的去實行,做出幫助他人的事。這兩個階段分別各為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此二者之戒乃隨我們利他之心的增長依次而受。我們都是佛教徒,我很小就成為佛教徒了。可是,我並不只為佛教徒工作,也不只為使人成為佛教徒而工作;我是為所有的人工作,佛教既然是以佛法中偉大的智慧利益所有的人,我也滿足於為所有的人工作。我們必須放棄以下這種錯誤的想法:「我要為佛教工作」,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我們應該用佛法來為所有的人工作。我們心中應有此瞭解,念念不忘實行此項誓約。我們必須小心保持警覺,不要忘記我們是為一切眾生工作,並非為佛教工作。這一點極關緊要,否則,我們的工作就變成為佛教招人的遊戲而毫無意義了。這是皈依戒,皈依目標和有關之誓約的基本觀念。
受皈依戒的實際儀式中包括跟著師父唸三遍皈依文。
此文內容主要是:
各位師父、諸佛菩薩,請聽我言。從自今日直到成佛,我皈依佛~我本性之例。我皈依法~令我本性得解脫及成就之道。我皈依僧~我於道中之伴侶及嚮導。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薩,請認可我是為利益一切眾生而求皈依三寶者。
由於現在和自無始以來,我們一直具有佛性,所以本質上我們一切眾生都是佛教徒。只唸上面的這一段皈依文並不能使我們成為佛教徒,要有正當的意願才能成為佛教徒。一切眾生,天、人、畜生等等,本質上都有佛性,究極究實,皆與佛教徒無異。我們常說的「佛教徒」、「基督徒」或「印度教徒」等名詞,蒙蔽了真義、減損了真義。究竟說來,人人都有佛性。例如,回教之遍在神秘派的教義中就說「阿拉」在每一個人的心中。回教徒向阿拉祈禱,其實是向自己的佛性祈禱,只不過所行之道稍有不同而已。當耶穌基督抱起一隻小羊,說:「我是牧羊人,一切人皆如我的小羊」,其意與佛教完全相同。在佛教中,最偉大的菩薩被稱為「如牧羊人者」。牧羊人照顧羊群而不為自己打算;羊餓了就帶牠們去吃草,羊渴了就帶牠們去喝水,天冷了帶牠們去曬太陽,天熱了帶牠們去樹蔭下。大菩薩之利生行為就是如此。
佛法的實質就是這樣,永遠集中於一點,集中於一義,亦即「如實」,這是任何人都不能忽視的。唸皈依戒文時,我們必須體會此義。真正得戒是在第三遍唸完後師父彈指之時。那時,我們從十方三世一切佛,從師父手中的經本所代表之法,以及從已受具足戒和未受具足戒的在戒場師兄師姊所代表之僧得到皈依。在我們之前的皈依者是我們的師兄師姊,在我們之後皈依者是我們的師弟師妹。已受皈依戒,已正式發誓求大解脫,我們就必須保持對完成此誓的信心。誠心發誓,自會有行動隨之。
我們雖說是為利益一切眾生而皈依,但實際上我們起初只能相對的利益眾生,以後才能究竟的利益眾生。要想究竟的利益眾生,非成佛莫辦;要想成佛,並不須要到什麼地方去求去找。我們所須要做的只是用淨除白己所有諸障礙的方法,來成就自身本具的大解脫。覺悟成佛以後才有力量幫助他人,因此我們誓必要成佛覺悟的諾言必須出自內心。然後我們獻上一種供養來象徵這一堅定的誓約,那就是獻上自己的一點頭髮來作為供養的象徵,因為我們身體上最重要的部分是頭,而髮又位於頭頂上。獻上一撮我們的頭髮於佛龕之前,即表示把我們的身行、口語和意念獻給解脫道。然後,我們受賜新名,也就是法名,法名是用來加強我們與解脫道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