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造口業都有二種感受等流果 索達吉堪
前世造口業都有二種感受等流果
索達吉堪布
妄語:前世愛說妄語的人,今生將感得常常遭到誹謗,或者上當受騙。《華嚴經》中也說:“妄語之罪……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多被誹謗;二者為人所誑。”
有些人常被別人欺騙,甚至去商店買個東西,也會買到假貨,而且平時總無緣無故蒙受不白之冤、枉遭誹謗,其實這不能怪別人不好,而要明白這是自己前世說妄語的果報。如《正法念處經》雲:“若人妄語說,彼人速輕賤,為善人舍離,天則不攝護。”愛說妄語的人,名聲、地位、財產始終會遭受不順,善良的人都會捨棄他,天人和護法也會不管他、遠離他。
因此,明白這一點之後,我們受到欺騙、誹謗時,對他人不要恨之入骨、以牙還牙,而要盡可能地觀想:“依靠這場風波,可以淨除我前世對他人造謠、誹謗、說妄語的累累惡業,令我的修行得以增上。這樣看來,他對我的恩德實在不薄。”尤其是修行比較好的人,當遭到別人譭謗時,根本不當作一回事,不像有些人,小小的誤會就受不了:“天哪!我從來沒有偷過東西,他竟說我偷東西了,我真想把他狠狠揍一頓,嗚嗚嗚……”
持明無畏洲(智悲光尊者)曾講過:“怨敵反對亦使修行增,無罪遭到誣陷鞭策善,此乃毀滅貪執之上師,當知無法回報彼恩德。”通過對怨恨的敵人修忍辱,自己修行境界能日益增上,甚至還有開悟的可能。同時,你明明沒有過失,別人卻無中生有地誣陷你、冤枉你,依此也能斷除對世間的貪執,覺得輪回沒什麼可靠的,自然會鞭策自己勤修善法。所以,各種逆境和違緣,是毀壞我們對世間貪執最好的善知識,與根本上師沒什麼差別,其恩德實在無法回報。作為真正修行好的人,在遇到他人詆毀、非議時,會很珍惜這種難得的機會,並能將其轉為道用。
當然,即便譭謗可轉為道用,但我們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也一定要斷除妄語。佛經亦雲:“實為第一善,妄語第一惡,舍過取功德,是人人中勝。”不然,你騙了人家一次的話,他就會“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永遠都不相信你所說的話,始終認為你在騙他。因此,語言真實特別重要,《二規教言論》也講了“正直”的許多功德,若能具備這一點,對自己的生活也好、解脫也好,都有非常大的利益。
離間語:前世愛說離間語的人,今生將感得眷屬、僕人之間格格不入,或者主人遭到攻擊等。《華嚴經》雲:“兩舌之罪……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得弊惡眷屬;二者得不和眷屬。”
比如說,有些上師的弟子、官員的隨從、公司的下屬、家裡的傭人等內部之間相互不和,經常吵架、打架,上師或主人再怎樣費盡口舌,也始終沒辦法平息,他們不但不聽從,反而還強詞奪理,進行辯駁。我就看到有些寺院和集體中,當住持或領導特別苦惱,因為下面的人根本不聽,這樣你當了也沒什麼用,就算說一百遍,他們也不會聽,甚至鬧得更厲害。這種集體還不如早點散了好,但卻一直散也散不了,合又合不了,成天吵吵鬧鬧的,特別痛苦。
還有些家庭裡的雇傭,主人指派做一件簡單的小事,但說了兩三次,他們還是充耳不聞。直到主人勃然大怒,聲色俱厲地加以呵責,這些人才慢吞吞地開始行動,極不情願地勉勉強強把事情完成。做完之後也不向主人彙報結果,敷衍了事,性格一貫惡劣。這是什麼原因呢?就是主人前世挑撥離間的業報成熟於身,因為此種惡業所感,自己所生之處,環境非常不好,周圍始終不和合。如《正法念處經》中雲:“何人兩舌說,善人所不贊,生處常凡鄙,在於惡處生。”
總之,剛才也講了,離間語的過失非常大,我們造過這種惡業的話,一方面應該對此生起追悔心,另一方面,以後要儘量化解自他之間的怨恨,哪怕看見兩個人在吵架、關係不和,也應當盡心盡力去勸解。
惡語:前世愛說惡語的人,今生會感得經常聽到不悅耳的話語,自己所說的語言也成了爭論的話柄。《華嚴經》雲:“惡口之罪……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聞惡音;二者所可言說恒有諍訟。”
在所有不善業中,惡語的罪業極為嚴重。藏地有句諺語說:“雖無箭尖利刃語,亦能刺入人心間。”漢地也有種說法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利刀割體痕易合,惡語傷人恨難消。”尤其是修行比較差的人,聽你講了100天的教言,可能一個偈頌也記不住,但若有一次批評他10分鐘,他會記性特別好,永遠把它記在心裡:“啊!您批評的這句話,把我的心徹底傷透了……”
特別是一些女眾,心很奇怪,不注意的話,就把她們得罪了。甚至有時你根本沒有批評她,她卻覺得:“上師在批評我啊,完蛋了!哇——天也垮下來了,地也裂開了,整個世界一片黑暗。我沒有希望了,只有離開了!”其實,天本來是無為法,不可能垮下來;地震又沒有出現,地也不會無故裂開,但在她的分別念中,認為剛才這句話足以令天崩地裂、日月無光。所以,我對女眾不敢隨便批評,一般都是讚歎、讚歎,因為她們的心很脆弱,稍不留神,就被有些話刺傷了。
不過,口出惡語的過失,確實可怕。尤其是對嚴厲的對境,像上師、聖者、三寶等,哪怕只說一字一句,比如惡口罵人、惡語中傷,或取外號來取笑他的缺陷,也會釀成多生累世不能從惡趣中解脫的苦果。
……
過去一位比丘尼,稱呼其他比丘尼為“母狗”,結果自己五百世生為母狗。這個故事出自《百業經》,經中說:釋迦牟尼佛在世時,城中有一條母狗,它前世是迦葉佛時期的比丘尼,講經說法非常厲害,得到的供養也特別多。後來,她發心將所得的財物供養僧尼二眾,以維持他們的生活。有一次,她遇到急事請僧眾幫忙,但大家誦經很忙,不能舍離善法去幫她。於是這位比丘尼心生嗔恨,口出不遜道:“我平時對你們以財供養,事事關照,可我遇到急事,你們誰都不肯幫忙,一點良心也沒有,簡直像母狗一樣!”由於她惡口謾駡僧眾,最終五百世中都轉為母狗。諸如此類的實例多之又多。
所以,我講《極樂願文》時也說了,平時不管在居士團體還是出家僧團中,都不要罵別人是什麼動物,或以“瞎子”、“胖子”等名稱取笑他人。我學校裡就有個孩子,眼睛不好,別人常取外號嘲笑他,致使他在人群中特別自卑,好像活在人間沒有意義,人生過得非常可憐。所以,我們看見身體有殘缺的人時,千萬不能說難聽的話去傷害他。
甚至說些讓人不歡喜的話語,也要儘量制止。有些人見病人身體憔悴,臉上皺紋比較多,就大驚小怪道:“啊!你那麼難看,頭髮都白了,皺紋這麼多。哎喲,完了完了,你現在沒有希望了……”本來別人有許多美德,也有一些莊嚴的部分,但他卻視而不見、避而不談,非要把人家的缺陷拿出來放大。這樣的話,如果對方特別執著這些,就會痛苦萬分:“嗚嗚,所有人都覺得我老了!”因此,我們作為大乘修行人,護持別人的心很重要,與此同時,口裡也不要說惡語,如果能這樣,《受十善戒經》中雲:“若能不惡口,是名大丈夫,人中端正者,一切皆樂見。”
否則,有些人口齒伶俐、吹毛求疵,大家都不敢接近他,一接近的話,要麼說你的缺點,要麼說你的過失,讚歎的詞基本上沒有。這種人說過失就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什麼詞都會用,而一講起功德就噤若寒蟬,這是非常不合理的。因此,我們平時在說話時,要和和氣氣、溫文爾雅,儘量不要說很難聽的語言。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因為菩薩顯現上跟凡夫一樣,有病有痛苦,平時也要吃飯走路,猶如混在人群中的便衣員警,裝得特別特別像,根本看不出哪些是菩薩、哪些是凡夫,因此,我們理當對一切有情都觀清淨心,宣說稱讚他人的功德。不然,如果對一位菩薩妄加誹謗、惡語中傷,這比殺害三界所有眾生的罪過還嚴重。喬美仁波切在《極樂願文》中也說:“誹謗菩薩之罪業,較殺三界有情重,髮露懺悔無意罪。”
……
不能單憑外在去評論一個人好壞。有時候特別平凡的人,或許就是文殊、觀音等佛菩薩的化現,單看表面,是根本看不出來的。現在漢地有些人認為,大成就者肯定是胖胖的,所以有些假活佛為了顯得胖一點,就吃各種各樣的東西。其實這種行為很荒謬,經典中並沒有講特別胖的才是菩薩,否則,那老豬最可能是菩薩的化現了。
所以,我們要對一切眾生都觀清淨心,這樣才不會有罪過。然而,這對凡夫來說比較難,在他們眼裡,除了自己以外都是壞人,這個也不好、那個也不好,從而很容易誹謗菩薩。因此,真正想修行解脫的人,這些無意義的罪業都應該避免!
綺語:前世愛說綺語的人,今生將感得自己的話沒有威力、沒有份量,口才拙劣,明明坦率直言,可別人卻不信以為真,在大庭廣眾中講起話來,也感覺自己氣勢薄弱。《華嚴經》雲:“無義語罪……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所有言語人不信受;二者有所言說不能明瞭。”
因此,我們平時要說些有意義的話語,如佛經方面、利益眾生方面的,而沒有意義的語言,沒必要一直講個沒完沒了。《正法念處經》也說:“觀綺語如刀,一切常遠離,常行於正語,是人生善道。”綺語就像鋒利的刀一樣,能夠傷害自他,沒有什麼利益,故要常講與解脫生死有關的話,若能這樣,此人便可轉生於善道。否則,說綺語的果報也很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