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七義】 尊貴的 卻殿仁波切 開示
【修心七義】 尊貴的 卻殿仁波切 開示
殊勝重要的修心七義,總共可分為七個部分,第一個是加行,就是前行法;第二個是正行,修持菩提心;第三個是違緣轉為菩提道用;第四個是修心的量,也就是修心的標準;第五個是明示一生修持之精要; 第六個是修心的誓言;第七個是修心的學處。由於有七個部份,因此叫做修心七義。
修心指的是修持菩提心,因此修心是大乘的法門,應該歸類在上士道當中,既然是屬於上士道,之前必定要有中士道以及下士道的基礎,因此在修心之前,必須透過中士道和下士道來修心,所以最初所說的是「應學諸加行。」
在道位上修學的時候,必定要有所謂的次第,為什麼呢?若今天沒有下士道的修持,很難生起菩提心,甚至是大悲心,這是什麼道理呢?我們首先要瞭解,什麼是大悲心?大悲心指的是對他人所感受到的苦,產生強烈不忍的親愛心,而在體會他人的苦之前,當然要先能瞭解自己感受到什麼樣的苦,而對苦產生厭離,首先要有會出離、厭離苦的心,如果對自己的苦都不痛不癢,如何能夠對他人的苦感同身受呢?又如何能夠對苦產生出離的心呢?所以在修持上士道大乘法門的時候,一定要先有中士道和下士道的基礎。
最初要先由自己體會到輪迴的苦,認識到輪迴完全是苦的自性,輪迴當中一切的圓滿、一切的盛事,其實都是毫無意義的,因此最初應該對輪迴產生厭離的心。要如何對總體的輪迴產生厭離的心呢?首先要對今生今世產生厭離的心。要如何對今生今世產生厭離呢?這必須透過觀修業果,要深信業果。瞭解到所造的黑白業果,都會感受到各自的果報,業果真實不虛,由白善的因,能夠獲得安樂的果,由惡業為因,唯一感受到的就是痛苦的果。要對業果產生強烈的信心才行,對業果產生甚深的信心,可以說是一切的根本。我們必須瞭解,以深信業果為本,深信善因會感受到安樂的果報;由惡因唯一感受到的是痛苦的果報,不僅僅是理解而已,還必須結合自己的相續做為修持。這該怎麼做呢?既然我們想要獲得安樂,我們必須實際地去修持安樂的因。同樣地,我們不想感受到一絲一毫的痛苦,必須斷除苦因,再微細的苦因都必須斷除,於內心生起如實的感受,才能用於道上的修持,這對我們而言是最為重要的。
過去曾經發生過一個公案,有一位種敦巴大師的弟子,當時種敦巴大師已經圓寂,這位弟子請問另一位格西:「最近許多新人們,他們不想知道業果,甚至輕視業果,更何況是去修學。我認為業果是非常重要的,並且也是非常困難的,過去種敦巴大師也是這麼說。」這位格西回答說:「是啊!沒有錯,業果的確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困難的,應該要詳細地瞭解一切業果,對於業果甚深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即便是再微小的惡業,我們都不可以去輕視,再微小的惡業都必須去斷除,因為今天即便是再微小的惡業,都會感受到極大的苦果。就算今天只是罵別人一句話、瞪人家一眼,這也會感受到極大的苦果,我們不曉得對方是否為菩薩,如果對方是一位菩薩的話,瞪他一眼的果報就極為可怕了。因此今天即便再微小的惡業都要去斷除。同樣的,再微小的善業都要去累積。過去釋迦牟尼佛曾經做過一個比喻,就算再小的水滴,累積久了也能充滿廣大的容器。所以就算是微小的善業都不能輕視,都要盡力地修持。」再微細的業果都必須要小心地守護,如果今天瞪視菩薩的話,惡業會有多可怕呢?今天瞪菩薩一眼的惡業,大過於挖出南瞻部洲一切有情眼睛的惡業,是如此地可怕!
如果今天對業果的道理詳細地瞭解的話,自然而然能夠引發對輪迴厭離的心,為什麼呢?會瞭解到輪迴當中一切圓滿的事情,一切的盛事,都是沒有意義的,並且會產生出離的心,這是因為瞭解到輪迴當中一切的受用,皆是來自於過去所累積的善因所感受到的果報,若今天善果享用盡了,所剩下的就是惡果、苦果了,瞭解這是業果的法則,自然而然能夠對輪迴產生厭離、出離的心。一旦對輪迴產生厭離的心,就進入到中士道的修持。不僅如此而已,對於業果詳細的瞭解,也能夠對大乘的修持,尤其是菩提心產生極大的幫助。
以上是關於修心的前行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