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修行原理集要 ──宗喀巴大師作/
菩提道次修行原理集要 ──宗喀巴大師作/多識仁波切譯 捨是滿足所求如意寶,斬斷吝嗇結節鋒利劍, 生起無畏雄心佛子行,榮譽盛傳十方之根源。 知此意者將生命財富,善行均做施捨智者行。 瑜伽行者我是...
菩提道次修行原理集要 ──宗喀巴大師作/多識仁波切譯 捨是滿足所求如意寶,斬斷吝嗇結節鋒利劍, 生起無畏雄心佛子行,榮譽盛傳十方之根源。 知此意者將生命財富,善行均做施捨智者行。 瑜伽行者我是...
宗蕯欽哲仁波切關于度母的開示 宗薩欽哲仁波切說:“我們當中的許多人其實沒有能力或力量來依靠自己的禪修而控制自心。所以,即使我們這些佛教徒口口聲聲談著空性、緣起,以及種種無神論的修道方式,但是當危機狂...
業的類別 Ⅰ ── 厚觀法師 (一)身業、語業、意業 以業所一的對象來看,可區分為「身、語、意」三業。或許有人會想:「表現於外的身、口業比較重,如果只是心裡胡思亂想應該沒有關係。」其實不然,意念才是...
貪欲就像一隻飢餓的狗 求人者眾逢人皆微笑; 己欲者多樣樣皆必備; 算計能作所作心希懼; 從今隨緣行止不作矣。 為了財富和權勢,你必須取悅權貴,笑得諂媚又偽善,只求達到目的。一旦你踏入權力和富...
佛法是從一般戀世的自私人生, 引向出世的無我人生。 你的心念佛時,就是向著極樂世界; 心想財色名食睡,就是朝地獄鑽。
所謂「放下」,並不是沒有自己, 而是指沒有對抗心,沒有捨不得之心。 看破是大學問,放下乃是功夫, 能徹底的看破放下,成佛可期。 佛法的入門是:「看得破、放得下。」 從哪裡下手?「佈施」。
印光祖師說:「想要學佛祖了生死, 須從懺悔、止惡、修善而來。」 慚愧、懺悔的力量, 足夠讓心中潛藏的貪瞋癡掃蕩無餘, 進而時見止惡、修善。
心地一塵不染才是恭敬, 心裡有雜念即不恭敬。 講經說法、傳播真理、轉移社會風氣, 就是最徹底的慈善事業。
敬畏因果 不得惡死——法醫因果觀察報告 我是一名司法醫學警察,就是俗話說的“法醫”。我工作的這個實驗室專門為兩所中級法院和四個區縣公安分局提供司法醫學鑒定上的支持。簡單一點說,如果哪裏發生了命案,就會...
在這個世間中,只有真正的聖者, 或者雖不是聖者但內心已生起無偽菩提心的人, 才不希求自己的安樂。 他們對自己的病痛、生活並不執著, 反正身體是假合之軀, 只要有一口氣、有一份力量,就要獻給眾生, 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