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可能會這樣想,"我基本的心態是健全
有些人可能會這樣想,"我基本的心態是健全的,我沒有信仰物質;我是一個宗教的修學者。"僅僅學一些宗教的心理學或教義,是不會讓你成為一個注重心性的人。很多大學教授在知識上能夠清楚的解說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
有些人可能會這樣想,"我基本的心態是健全的,我沒有信仰物質;我是一個宗教的修學者。"僅僅學一些宗教的心理學或教義,是不會讓你成為一個注重心性的人。很多大學教授在知識上能夠清楚的解說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
以人類來說,我們總是在尋求滿足。藉由瞭解心的體性,我們能夠在內在滿足我們自己,或許即使外在也可以。但是你必須瞭解你自己心的體性。我們非常清楚的瞭解感官世界,而對我們內在世界,卻完全的茫然,在內在的世界...
梭巴仁波切開示_心匙 我們在這裡修習佛法,重點不在於能夠懂得很多法,或聽聞前所未聞的名相,這不是主要的目標。主要的目標,是藉著禪思菩提道次第,譬如:念死無常…等,生起出離心;也就是把和佛法不相應的心...
梭巴仁波切甘露法語365則~心的秘密 18. 日常生活上可以這樣分析我們心的造作, 看清楚別人對我們的態度、行為,為什麼會對我們產生傷害, 那是由自己的煩惱引發的問題, 而不是自...
梭巴仁波切甘露法語365則~愛自己 8. 即使一個人什麼學問都沒有, 但他的心已解脫情緒化的思緒, 他心中會獲得非常深邃的寧靜。 因為他放下了自我中心的想法, 不再把它...
十善是為人的根本 證嚴法師 十善是五戒之延伸,身,口,意三業所行十種善法,與十惡是相對,離十惡則成十善。十善包括身之三善法─以護生離殺生,以布施離偷盜,以戒淫離邪淫;口之善法─以誠實與離妄語,以柔軟...
懺公上人開示 節身之道2 世間的事情,往往是公平的。 如果放縱自己的欲望,不好好調身,當下或許覺得很自在,但是往往過了中年,就百病叢生。 相反的,能過修行人真正自在的生活,即使到了晚年,也不至於為病...
懺公上人開示 節身之道 佛說話很有意思,要節身 節省身體,不要亂作、那個意思 諸佛中午吃,表明中道的意思;下午是畜牲吃,晚間餓鬼吃;地獄是沒有飯吃的。如此,早飯要是吃、儘量少吃,較比好。吃飽了,...
夢參老和尚 開示: 善護自心 修行必須護佛、護法、護僧。最重要的是不要忽略了你自己,你要護持自己的正念,護持自己內心的善法。 護心非常重要。我們往往忽視了護持自己內心的善業,對自己那點世間財,...
夢參老和尚 開示: 施捨的心 施是施你的心,施物質解決不了你心的問題。你施點財或供養東西是得福,這是佛說的。若你認為因為布施就能成道。沒有!成道不是用錢買的,再多的錢都不行。《金剛經》講,把堆滿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