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 Bodhi

我們不能改變業報,但心性可以調和, 情

我們不能改變業報,但心性可以調和, 情緒心態要穩定柔和,可以自主學佛。 要調整心性,控制情緒, 快樂的生活要從包容做起, 用無相的心了知緣起無常, 一切法無「能、生」,不被相所轉, 依報正報可能有...

轉世和前世記憶 ── 梭巴仁波切說故事

轉世和前世記憶 ── 梭巴仁波切說故事 你剛開始接觸佛教,或許已經聽過投胎轉世。 就算這個身軀瓦解了,不代表新就斷滅了。我們有身和心,我們將身心視為自我,那僅僅是被投射出來的。就算身體瓦解了,斷滅...

有些居士聽到一些禪宗公案,就說這個不能執

有些居士聽到一些禪宗公案,就說這個不能執著,那個不能執著,連放生也不能執著。可是,作為凡夫如果什麼也不執著,什麼都無所謂,就會沒有責任感;如果沒有責任感,就沒有動力,就不會積極地修行。這樣一來,人家肯...

問:很多人都很焦慮,現在的城市流行病是情

問:很多人都很焦慮,現在的城市流行病是情緒病,有甚麼方法---是不屬於宗教的---而能調伏人的內心﹖ 創古仁波切答:無論是不是佛教徒,都要有「知足心」和「慈悲心」。知足,是不要要求太多。慈悲,是要有...

問:很多人以為去灌頂就甚麼都沒問題了,這

問:很多人以為去灌頂就甚麼都沒問題了,這是不是誤解了灌頂的本意﹖灌頂的真正意義在那裡﹖ 創古仁波切答:接受灌頂,如果能夠先了解其意義,之後也修持這個法門,這是最好的。但是由於機會難得,光是能夠參與灌...

問:甚麼是灌頂﹖ 創古仁波切答:灌

問:甚麼是灌頂﹖ 創古仁波切答:灌頂分「前行」和「正行」兩部份。前行包括「皈依」與「發菩提心」,意思是灌頂前必須有清淨的動機。正行部份是觀想,因我們都執著自己的凡夫身體,因此正行時,要觀想自己成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