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越久比一般人還精神緊繃、掛礙越多 秋
學越久比一般人還精神緊繃、掛礙越多 秋竹仁波切 不要學佛越久,整天神祕兮兮,怕死、怕鬼、怕神、怕佛怎麼樣,比一般人還精神緊繃、掛礙更多。而且不是替別人神經兮兮的,都是替自己神經兮兮。能為別人擔憂叫...
學越久比一般人還精神緊繃、掛礙越多 秋竹仁波切 不要學佛越久,整天神祕兮兮,怕死、怕鬼、怕神、怕佛怎麼樣,比一般人還精神緊繃、掛礙更多。而且不是替別人神經兮兮的,都是替自己神經兮兮。能為別人擔憂叫...
四諦之[諸法無我] 大司徒仁波切 這是佛法的第四印。「我」主要有兩面:人「我」和法「我」。我們也可以說有生命的我和無生命的我。前者,有生命的我,又與「我」及「我所」有關。 我們一說「我」,就有「惑...
四諦之[涅槃寂靜] 大司徒仁波切 「證悟是安」(或譯作「涅槃寂靜」)是佛法的第三印。修行最後所得的涅槃證悟,並不是新來的或是另外增加的東西。證悟的意思就是圓滿的積聚資糧和澈底的淨化(我們的心)。當再...
上師像佛,還是上師是佛?(二)―― 薩迦崔金法王 (問):對西方人而言,密乘中所傳達的依止上師是最困難的,雖然我們不想對上師生氣,另一方面,我們有時會對他們的行止存疑。有時西方人普遍會將上師視為不圓...
上師像佛,還是上師是佛?(一)―― 薩迦崔金法王 (問):您在《曼達拉》雜誌中提到,金剛乘視上師是佛,大乘中則視上師像佛,卻不是佛。您能否解釋這一點讓弟子們了解有什麼不同? (答):在小乘、大乘、...
四諦之[有為皆苦] 大司徒仁波切 這一點可從多方面去了解。任何已完成的(能結業果的)惡行,都顯然是有為的,但即使是已完成的善行,若含自私的動機,也是有為的。更精細入微的來說,即使是為了利他而完成的善...
四諦之[諸行無常] 大司徒仁波切 因緣所生法悉皆無常,不僅必有終了之時,而且時時在變。生之終是死,善之終是惡,惡之終是善,聚之終是散,造作之終是毀滅,和合之終是分解。因為一向如此,所以密勒日巴說: ...
我們的這一生來之不易,因此,我們應當使之有意義。 通過有意義的人生,我們能獲得來世美好的果報,這是必然的事。從更殊勝的來說,我們是胎生六界的人身,所以,即生成佛是可能的事情。雙運金剛持的果位,我們今...
問:獲得高等證悟時有何徵候?發生何事? 第一世卡盧仁波切答:試想有一百尊不同的佛像,每一尊皆顯現多種形色,分佈在全球各地,諸如印度、中國、美國、加拿大和法國。試想同時觀想所有這些尊不同的佛像。實際上...
問:法教斥“欲”,“欲”求成覺(佛)豈不與法教衝突? 第一世卡盧仁波切答:我們必須有成覺之欲望,因為我們的經驗既然全被有“我”之感所控制,而“我”又必有所求,那就讓我們所求的至少也要是值得求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