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 Bodhi

金剛持頂果欽哲仁波切 對 帕當巴‧桑傑的

金剛持頂果欽哲仁波切 對 帕當巴‧桑傑的《修行百頌》論釋 22 上師是永遠可靠的皈依對象, 聽瑞的人們啊, 時時觀想上師在你的頭頂之上。 無論在什麼情況下,慈悲的上師永遠不會背棄你。如果你信任他,...

諸行無常 耶謝桑波仁波切開示

諸行無常 耶謝桑波仁波切開示 古時有個名曰爹瓦固的地方,依山傍水,綠野平疇;奇花異 木生長其間,時有眾鳥飛舞,宛如仙境;亦有小橋流水,寧靜安詳,實為一靈秀及適合靜修居住的稀有之地,故而吸引許多珍...

地藏菩薩的法門,特重於如何才能使人不墮惡

地藏菩薩的法門,特重於如何才能使人不墮惡道。不作重惡業,不墮落地獄,當然最好,但那已作了墮地獄的重惡業,在臨命終時將要墮落,如何才能在緊要關頭救濟他?如果已墮地獄的,又將如何救度他?病人病重將死時,或...

真佛教徒──即俗即真的大乘行者(註一)

真佛教徒──即俗即真的大乘行者(註一) ──十三年七月在鎮江佛學研究會講── 談佛法諸山長老參學在先,太虛何須立說?即諸大居士皆研究有素,亦不待太虛啟言。況佛法甚深,非言語所能及!諸法實相唯佛...

今在思想較聰慧之佛徒,以本於錫蘭島南方巴

今在思想較聰慧之佛徒,以本於錫蘭島南方巴利語所謂原始佛教,及西洋人用其比較的科學的進化史眼光,謂大乘佛教及佛的宇宙哲理(阿毘達磨)為後起,純由佛教流行中與他土宗教哲學交涉後種種時代演進之所成。且三界有...

自然的道理最美 —— 證嚴法師 學佛就

自然的道理最美 —— 證嚴法師 學佛就是要學得撥開人、事、物的障礙,回歸如大自然本性之美,返回天真回歸本性。但是,怎樣才能夠達到這種境界呢? 有一次在大殿靜坐,聽到外面的風聲以及門窗的聲響。自然的...

一個人的涵養,不在心平氣和時,而是心浮氣

一個人的涵養,不在心平氣和時,而是心浮氣燥時; 一個人的理性,不在風平浪靜時,而是眾聲喧嘩時; 一個人的慈悲,不在居高臨下時,而是人微言輕時; 情侶間的尊重,不是閒情逸致時,而是觀點相左時; ...

嘎瑪仁波切 - - 著作《了煩脫俗》

嘎瑪仁波切 - - 著作《了煩脫俗》 當一個人的心能夠靜,沉澱後安靜進入大慈大悲的境界,其內心世界的智慧是非常明亮的。可惜,很多時候它又像燦爛的陽光被雲霧遮住。修行,就是撥雲見日。一杯混濁的水,怎麼...